有心聽那沈清竹所言,即刻離去。
但又生恐被瞧出破綻來,那淫僧怕是不會輕易放他走,反有可能遭其所害。
便忍著害怕,與眾僧同歸廟中。
“咦?這殿中燈燭怎的亮了?”
行入廟內,看到佛殿之中亮起的燈火,一僧訝道。
顧書生頓時暗叫糟糕,驚惶無措……
……
靈璧縣酒樓之中,坐在臺上案後的顧書生,此時也與當時那般,面現驚惶。
卻是想到了當時情景,仍覺餘悸未消。
“後來如何了!”
“你這書生怎的不說了?快快說來,後來那惡僧可曾殺你滅口?”
“你這蠢物,若然殺了,他哪還能坐在這裡?”
“也是……那書生!後來到底如何,你又是如何逃出來的?”
酒樓中眾客被顧書生所述之事,勾起了胃口,一個個爭相追問。
那顧書生苦澀一笑:“也怪小生,枉讀了這許多聖賢書,先賢教誨,處變不驚,山嶽崩於前而色不改,卻是半點做不到,遇事驚惶無措,教那淫僧看出了異狀,”
“那淫僧也狡猾,並未當場追問,待得眾僧各自安歇,他才尋上小生,幾句試探,小生便因驚慌失措,露了痕跡,那淫僧假裝不知,出得門去,只待小生心下稍安,突然攜利刃闖了進來,要取小生性命,”
顧書生面有餘悸道:“也算小生幸運,想來是那沈清竹暗中相助,在他舉刀要殺小生時,一陣怪風忽起,吹開了門窗,那淫僧被風沙迷了眼,小生便趁機奪門而出,”
“逃至院中,小生大聲呼救,只盼那廟中僧眾聽聞,出來攔阻,誰曾想……”
顧書生面現氣憤道:“那古廟,竟是一處藏汙納垢之所,其餘僧眾,也非良善之輩,見得那淫僧追舉刀殺出來,竟不問是非,不分青紅皂白,反將小生團團圍住!”
有酒客高聲問道:“不對,你這書生如此窩囊,若是如此,那你是如何逃出來的?”
“諸位有所不知,小生本是要遭那些惡僧毒手的,但就在這時,院中又是忽然怪風四起,那沈清竹竟又發出聲來,言道冤魂索命,廟中眾惡僧驚恐之下,讓小生得以逃出古廟,”
顧書生面現愧疚:“只恨小生無能,非但不能盡故友之情,助他伸冤,反要蒙他搭救。”
“不對啊,你既然逃了出來,又為何不去報官?”又有人疑道。
“小生哪裡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