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開上公路後,緩緩上升了高度,進入了磁懸浮軌道。
隨著未來人重工的磁懸浮路樁海外出口額逐步擴大,東京市的公路上已經看不到什麼車輛,因為除了公交、電車之外的大多數車輛都飄在天上。現在不只是魯爾卡集團,賓士、大眾、特拉斯、豐田等等國際知名汽車品牌也開始進軍磁懸浮轎車市場。
磁懸浮技術的核心主要都在那個打進公路底下的路樁上,磁懸浮汽車上的技術難點反而不是特別大。從未來人重工手中拿到了相關技術授權後,那些具備自己的研發實驗室的國際頂尖汽車生產商,已經能夠生產達到上路標準的汽車。
深知這個龐大的蛋糕不可能一個人吃下,江晨並沒有在技術授權上太過吝嗇,就和當初放開半導體型石墨烯技術授權一樣。現在全球百分之五十的晶片使用的都是基於未來人科技提供的架構,開發出來的衍生型。磁懸浮轎車也是一樣,只不過更加誇張的是,幾乎百分之百的磁懸浮轎車,使用的都是“未來人標準”。
除了讓各大汽車生產商打上未來人重工的標籤外,這種狀況也為未來人集團帶來了鉅額的收益。
以賓士為例,賓士每生產一輛磁懸浮系列轎車,不但需要透過未來人重工的質量認證後,才能在相關國家汽車市場上市,並且需要對提供技術授權的未來人重工,支付該汽車在所在國稅前售價的1%,作為技術授權費用。
在車上,江晨給阿伊莎她們打了個電話,報了個平安。
就在他正準備結束通話電話的時候,一個電話緊跟著就打了過來。
看著全息螢幕上的名字,江晨微微愣了下,伸出食指按下了接通鍵。
“那個飛機是你的?”電話剛一接通,納耶夫便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飛機?”江晨一臉懵逼,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你說的哪個飛機?”
極光20?還是俄羅斯的戰鬥機?
他本能地將納耶夫的話,和敘利亞局勢聯絡在了一起。
聽出了江晨話語中的困惑,納耶夫一臉古怪。
“……你沒有上網?”
“我這會兒剛到東京,還在車上,上什麼網。”江晨汗道。
“你等等,我發你個地址,你自己看……”
留下了這句話,納耶夫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沒等多久,腕錶嗡嗡地震動了下,一封郵件發到了江晨的電子郵箱中。
郵箱中只有一個連結,從域名看應該是油土鱉的影片。
懷著滿肚子的疑問,江晨點開了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