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火星大氣。
這聽起來像是個千年工程。
需要解決的不只是大氣中的氧含量,還要投放溫室氣體提高大氣層厚度,同時找到地磁場的代替方案,避免新生成的大氣層再被太陽風吹跑之類的。
而且江晨對於火星的定位本來就是地球艦隊的兵工廠,對他來說,將火星改造成類地行星的吸引力並不大。
不過話說回來,弗代爾·泰勒的話,也終於讓江晨想起來了。
當初他剛抵進入地下遺蹟的時候,似乎從那架無人機的空氣監測元件中觀測到了,在遺蹟中的氧含量高於火星地表。
一開始他還以為這是三十七億年前的火星大氣環境狀況,卻忽略了那是在數公里深的地下……
向江晨彙報完研究進展後,弗代爾·泰勒甚至還激動地向他申請飛往火星的航班,不過確實被江晨果斷拒絕了。
或許這些科學家已經做好了為科學事業獻身的準備,但他卻承受不起損失這麼一位科學家的風險。
想要打敗敵人,就必須先去了解敵人。
可以說,在星環貿易還在埋頭種田的時候,這五十多名科學家已經站在了抵抗和諧文明入侵的最前線。他們每對生物文明多一分了解,地球防衛同盟在決戰時刻的勝算就多上一分。
更何況,在火星遺蹟開發出來之前,江晨也不可能將任何不受控制的因素送到火星上去。
弗代爾·泰勒終究是德國人,背後代表著德國政府,而不是新國或者星環貿易。
最後,江晨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想辦法再從火星殖民地多弄些魔鬼蟲的標本送回來。
根據火星殖民地的管理者洪澤偉艦長反應,這種蟲子071礦點附近似乎很多的樣子?只要不讓步兵下車,儘可能用載具和機器人進行標本回收,危險應該不大。
同時,江晨還發了條簡訊給克爾溫,讓他吩咐火星殖民地的工作人員留意下,看看火星的地層中究竟是否存在著那個被弗代爾·泰勒這位生物學家猜想的“供氧層”地質構造。
如果存在的話,將生長在供氧層的厭氧真菌弄一些出來,指不定又是一件足以轟動學術界的大發現……
如果情況順利的話。
……
火星殖民地。
滾滾黃沙在沙漠上肆虐著。
原本坐落在殖民艙附近的幾處大棚狀建築,此刻已經被拱的一片狼藉。
站在艦長室內,洪澤偉望著窗外的廢墟,頭疼地嘆了口氣。
至於外面的廢墟究竟是怎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