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資源開**壇落下帷幕,同時也拉開了資本家角逐太空市場利益的序幕。總共六座面積在兩千畝以上的大型外接式空間站被租賃給了世界各地的開發商,一切開發工作都還沒開始,太空旅遊和太空置業的廣告就已經霸佔了美國時代廣場的大熒幕。
江晨甚至聽說,億科集團還沒將建築裝置運到安加島,就已經在國內賣出了兩千套星環城開發區的商品房。
雖然居住空間大多都在星環城的圓環部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於居住在狹小的生活單元中。追求生活品質的有錢人,根本不會在乎那一兩千萬,能俯瞰整個城市,仰望整片星空的豪華居所,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接近三百多億的進賬,將億科的老總樂得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忙打電話和江晨稱謝。
這還只是個開始,等到那七百畝的面積全部開發出來,各種商場大樓所帶來的收益,可一點不比這區區兩千套商品房的收益低。
而另一方面,“6X4標準”一時間成為了網路熱搜的熱詞。
長6寬4米,星環城外接空間站的口徑。如果不出意外,星環貿易提出的這個“6X4標準”,將成為星際時代所有空間站介面的設計標準,並被一直沿用下去。
習慣的力量是可怕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文明而言。除非是存在不可解決的缺陷,否則已經被所有人接受的標準,基本沒有可能會改變。
就像不怎麼完美的USB介面,統治了幾乎整個PC時代一樣。
隨著“6X4標準”的詳細細節被公開,一大批空間站設計公司應運而生。
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矽谷地區,多是由從事火箭發射衛星設計的航天公司轉型。這些公司專門為有興趣在星環城建立自己的空間站,但自身卻不具備技術條件的大型企業,提供空間站的設計方案,並幫助其透過資格認證。就連SpaceX,都開通了類似的業務,而第一單生意,就是為美國鋼鐵公司設計可接入星環城的自動化鍊鋼空間站。
可以說,星環貿易的一場商務論壇,直接催生了一個規模一百億以上的行業。
受此影響,原本在各大高校都算不上熱門專業的航天相關專業,現在卻是逐漸熱門了起來,甚至還營運需求而誕生了一批分支專業。比如空間站設計、生物圈工程、航天器設計等等……
而在航天領域這一塊,走在了諸多國際各大高校前面的,無疑要屬科羅大學。
頭頂著諸多光環,這座從一開始建立就是為了向星環貿易輸出人才的科羅大學,隨著太空電梯的建立,也逐漸受到了其它大型企業的青睞。雖然國際學術領域依舊算不上一流,但其在商業領域中的地位,卻已經具備了相當重的份量。
……
月球殖民地。
一艘銘刻著星環貿易標誌的貨運飛船,平穩地降落在了水泥澆築的停機坪上。早已等候多時的工作人員操作著機械臂,卸下了飛船腹部的貨箱,與此同時,十數名穿著宇航服的人從飛船上走下,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向著殖民地的方向走去。
這已經是這個月的第四批了。
太空電梯竣工之後,往返月球的再也不是那種用完即棄的火箭了,取而代之的是垂直起降的貨運飛船。原本數個月一次的補給,也變成了現在一個月數次。
還有一個直觀的變化就是,現在殖民地的人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