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海面,101艘艦艇緩緩停在了新菲邊境。在旗艦的指揮下,它們擺出了迎敵的陣型。
菲律賓主要的海軍力量是一些西方的退役艦艇,比如美國的掃雷艦、英國的巡邏艇,還有一些法國、美國二戰時期的坦克登陸艦。
以菲律賓海軍最大、火力最強的“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為例,這艘堪稱“傳奇”的護衛艦前身是美國二戰時建造的坎農級護衛艦。1955年美軍將其交給日國,日國海上自.衛隊命名為“初日”號後,一直使用到1975。1978年該艦被日國移交給菲律賓,先是拖至韓國進行大修及現代化改裝後,於1980年在菲律賓再次服役。
算是不折不扣的三手貨,一根骨頭餵了兩條狗。
該艦裝備3座Mk22型76毫米敞開式艦炮,射手暴露在外,得不到基本的裝甲防護,3座“伯福斯”40毫米雙聯高平炮、6座“厄利孔”20毫米高平炮、4挺12.7毫米機槍,都是二戰美國海軍標配。
不過作為菲海軍主力的,還是2艘美國海岸警衛隊淘汰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2011年8月,美國剛向菲律賓移交了一艘退役“漢密爾頓”級巡邏艦,這艘美製二手軍艦被菲律賓更名為“格雷戈里奧·德爾皮納爾”號,算是菲海軍中最先進的軍艦。
然而,裝備的落後並不能阻止他們心中對於新國的藐視。
硬碰華國他們或許會虛,但打新國這彈丸小國他們根本不需!
主要作戰艦艇51艘,輔助艦艇50餘艘,百餘艘戰艦在西太平洋的新菲邊境一字排開,海軍士兵昂首挺胸,持槍佇立甲板,頗有一股“王之軍勢”的氣派!
擔任作戰司令的是赫蘇斯·米連少將,其在菲國政壇也算得上是“年輕有為”的一派。在其擔任菲海軍司令一職期間,曾派出海軍陸戰隊與美軍聯合舉行“登陸突擊”演習、提出“前線第一”戰略、坐灘“耍流.氓”戰略、在距離爭議群島僅百餘海里的烏盧甘灣搞建軍116週年慶典,並籌劃在該地建設海軍基地……
站在作為旗艦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的指揮艙塔內,赫蘇斯上將整了整自己的海軍帽,負手眺望著寧靜的海平面。
對於一場壓倒性的戰爭,他正在思考該以何種方式羞辱那些不自量力的對手。
菲國需要一場真刀真槍的勝仗,來向世界展現它的海軍實力,以震懾屢屢騷擾其國境的宵小之輩。
守護級護衛艦?
是很強沒錯,毛子的武器一向很粗狂。不過聽說那些蠢貨拆掉了艦上的100毫米A190艦炮,換上了一門根本看不出是什麼玩意兒的火炮。寬扁的炮身就像個躺著的“音叉”,赫蘇斯不認為那玩意兒會對自己座下的這艘“漢密爾頓”巡邏艦產生威脅。少了最重要的主炮,僅僅憑藉2挺14.5毫米機槍,就算是守護級護衛艦又能做的了什麼?
赫蘇斯可是清楚的很,雖然毛子將船賣給了江晨,但艦上的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都是拆除了的。畢竟這些裝備都屬於軍事機密,就算是生意上的朋友,俄國也沒道理做到傾囊相授的程度。
副官走到了他的旁邊,乾淨利落地行了個軍禮。
“5架FA50已經抵達上空,進入巡航模式。魚叉1請求攻擊命令。”
赫蘇斯笑了笑,沒有回答,卻是問起了無關的問題。
“羅蘭多,你來說說,出席慶功儀式,穿什麼顏色的西裝比較得體。”
羅蘭多愣了愣,隨即愉快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