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於這種能源的價值,這裡有一組資料可以直觀地表現。1公斤氦3,如果用來發電,就可產生19兆瓦的能量,足夠供莫斯科市照明用6年。而只需要10噸氦3,發電量便足夠整個華國用上一年!
除此之外,從月球土壤中每提取1噸氦3,便可得到6300噸氫、70噸氮和1600噸碳。不過相比起前者的價值,這些副產物的價值反倒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月壤本身,也是富含鋁、鐵、鎂、鈦以及稀土金屬的礦物。
核聚變發電技術江晨已經有了,蓬萊市的電力來源就是從末世夷州島那邊弄來的核聚變發電機,以及幾個儲氘罐。現在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從月壤中高效地開採那些氦3。
這也是這些殖民先驅者和研究員的主要任務之一。
就這麼區區二十四人的殖民地,就花掉了江晨10億新元。
不過他相信,這些錢花的都是值得的。
在看完了影像後,克爾溫找到了江晨。
“美國NASA希望我們能夠公開殖民者生活情況,以及共享對月球的考察情況。他們願意用一份尚未向聯合國航天司公開的檔案與我們換取這些情報。”
“那些情報很重要嗎?我指的是他們的。”江晨問道。
克爾溫思索了片刻後答道。
“不算很重要,NASA的官員透露稱,那些未公開的檔案主要是關於克里普巖的分析,以及月壤中氦3儲集層分佈,這些東西我們的研究員同樣在研究,只是不知道他們研究到了哪一步。”
“那沒必要和他們交換情報,我相信你們會走在他們的前面。”江晨說完,停頓了一會兒,又接著說道,“不過殖民者的生活情況可以公開,畢竟這也是宣傳的一部分。網上現在不是有謠言在詆譭我們,說是那些航天員都是小白鼠,現在已經死了嗎?拍攝一段他們生活的紀錄短片,正好是個有力的回擊!至於哪些內容能夠公開,哪些必須保密,我想你應該清楚。”
“這你可以放心。”克爾溫笑著點頭道。
交代完這件事後,江晨正準備離開,不過克爾溫又像是想起什麼似得,叫住了他。
江晨回過頭,問道。
“還有什麼事嗎?”
“還有一件事。兩天前,我們航天發射中心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的訪問申請。”克爾溫答道。
“訪問申請?我們每天不都得收到一疊訪問申請嗎?”江晨笑著說道。
“這個人身份有點特殊。我不好直接拒絕,得問下您的意見。”克爾溫謹慎地說道。
“誰?難道是英國女王?”江晨打趣道。
“不,是霍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