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屬於女性向的時裝雜誌,主要報道些明星花邊新聞或美容化妝經驗。內容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敞開的那一頁配圖,竟然是那天晚上他送喝醉的娜塔莎回家時的照片。
文章本身並沒有對未來人集團董事長和俄外交人員之間的“曖昧”做過多衍生報道,而是藉著這個話題點評了下娜塔莎的氣質以及穿衣搭配技巧,並大言不慚地傳授吸引成功男性的秘訣……
總之,合上了雜誌,江晨那真叫一個尷尬。
難怪剛才陶明說話的時候欲言又止的,原來還有著這層誤會。俄外交人員是老闆的情人,他一個經理確實不好對公司和俄國的業務說些什麼。但出於不能任由這“枕邊風”亂吹的考慮,所以他才說的如此隱晦。
江晨翻看了下雜誌的封面,從這雜誌的版號來看應該是一個月前發行的,由科羅島當地某個小媒體出版。看到這,他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抹玩味的笑意。
居然有人敢報道他的緋聞,這雜誌的老闆是活膩了?
不過他也就是這麼想了一下,隨機便把雜誌合上放回了一旁的雜誌架中。
有些東西擺出來本來沒什麼事,遮遮掩掩的不讓人說,反而讓人覺得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麼骯髒的PY交易。新國不搞新聞.管制,沒必要因為這種小事兒去為難這些媒體。
不過這事兒到是給江晨提了個醒,那就是輿論方面的工作一定得做好。具體該如何做,當然不是透過立法,畢竟他錢這麼多,完全可以控股嘛。
另一方面,未來人重工正式成立,作為未來人集團的子公司在新國註冊。目前的業務只有純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員則是從江晨收購的那三家歐洲汽車公司挖來的。像電池這種機械裝置不太好使用類似於幻影頭盔的保密技術,所以江晨也不打算拿出太過於超前的核聚變電池之類的玩意兒,而是選擇了技術跨度不算太過超前固態鋰空氣電池。
在國際科學界,關於鋰空氣電池的研究,已經到了只差臨門一腳的狀態。限制其商業化的桎梏主要在如何確保其多次充放電後,仍能保持原本的電力水平。目前在世界範圍內走在前列的是劍橋大學,其建立的鋰—空氣電池的實驗室模型,充放電次數能夠超過2000次,能源使用效率理論上超過90%。
樂觀點來看,2020年便能實現鋰空氣電池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
從末世那邊的市圖書館中下載了已經被淘汰的固態鋰空氣電池技術,江晨接著吩咐27號避難所的研究員,用3D列印技術生產了個樣品出來,並將相關技術資料整理成冊,塞給了未來人重工汽車電池專案部的技術員。
包括電極材料,膜部件,新型電解液和高效能新增劑等技術,全部透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在全球多個國家中申請了總共147項專利,力求形成絕對的專利壟斷,徹底堵死別人走這條路的途徑。
這些技術不申白不申,晚上個四年左右別人照樣會申請。
至於部分材料的生產工藝,江晨則沒有急著註冊專利,因為他根本沒有把工廠建到很遠地方的打算。新國的工業基地安加島就可以,鄰國新幾內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