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奉賢者,西江大善人,二十一歲時受人之恩,繼承了寶島富商百億家產,而後更是打造了響徹一時的商業帝國。
但其在60歲時,也就是在科技興企的關鍵時期,他在自家企業裡卻抵制著先進技術的引進,後來有人問他為何將自己置於不利之地。
他回答說:“西江之處,深居內陸,勞力多而收入薄,若我企業向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雖效益日增,但又置這些群眾何處?”
在當時情況下,西江之地不但偏遠,並且當地的教育水平也偏低,所以,陶奉賢的心意倒是真正貼近了現實,陶家有賢,不脛而走。
而後,從上個世紀末起,陶奉賢更是舉家產而行善舉,其中支助貧困家庭孩子從小學直到大學之數更達萬人。
所以,雖陶奉賢商業地位下降,但其恩義卻深得人心。
讀書時期,楊語軒就知陶奉賢大名,大學時也知道陶奉賢遭難之事,但他卻毫無辦法。
白天在公司,他再次聽黃琳說到陶奉賢之事,心裡起了心思。若說他以前沒有辦法,或者說顧忌天地之則,但現在他已至真仙境,則率難傷;同時道心齊開,他如何會做那個違背道心的人。
黃琳也是西江人,也是陶奉賢支助的大學生之一,陶奉賢五年前突然中風而癱瘓,受過他恩惠的人都無比著急,紛紛想著救助,但最終毫無辦法。
白天聽黃琳閒聊哭訴,楊語軒知道陶奉賢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所以他想今晚就去看看。
楊語軒待江小琦睡著,靜靜地走出了房間,認準方向踏了過去……
楊語軒一路遮蔽了身形,跨江越山,不一會兒就到了西江之地,到時為夜間十一點。
此時西江已經脫離了當初之貧困,市區繁華熱鬧,人氣不減。
他根據黃琳的述說,很快來到了西江三院,顯出了身形再往住院大樓走去。
“你是來阻止我的嗎?”楊語軒突然看到楊思思擋住了他的去路。
“哥哥”楊思思走近說道:“我阻止不了真人,因為此中後果真人會自擔。”
“那妹妹你來此為何?”楊語軒好奇地問道。
“你以為我想來啊,你是不是忽略了一個事?”楊思思似是抱怨地問道。
“哦”楊語軒恍然大悟,收斂了氣息:“一路趕來,忘記了此事。”
“妹妹,你既然都來了,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陶奉賢?”
“好的,哥哥!”楊思思也好久沒有和楊語軒一起做過事了,自然答應。
“他的陽壽還有多久?”楊語軒再問。
“本不過三日,但你來了,我就不知道了。”楊思思回答,但同時說道:“但我建議你莫動仙緣,對他不一定是好事。”
楊語軒自然懂得這個道理,點頭示意知曉:“我們走過去吧!”
楊語軒想走過去,楊思思自然知道其中道理,點頭說道:“能不壞機緣最好。”
在住院大樓11樓,楊語軒他們出得電梯,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股熱浪,這個樓道基本都被要來看陶老的人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