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以新聞和專訪的形式幫明昌裝置做了活廣告,這種活廣告的宣傳效果比邦舜的黃金時間段廣告要有分量的多。現在的消費者對於一般的廣告已經沒有多少興趣,相反有的消費者購物時甚至專門避開花大力氣做廣告的商品。
為什麼呢?因為廣告費是算在商品成本里的,你花那麼多錢做廣告,我花的錢可能都幫你付廣告費了。
吳柯策劃的這次拍賣會和電視臺專訪成本不高,也就多花了點錢回購了自家的產品。吳柯派的幾個人在拍賣會上瘋狂舉牌,哄抬那幾臺裝置的價格,將那場拍賣會搞成了熱點事件。
隨後電視臺提出採訪申請的時候,吳柯欣然答應,百忙之中抽出一整天的時間陪記者聊明昌看明昌。
這一報道可不得了,本省的財經衛視啊!公信力那是槓槓的,沒有人懷疑過他的真實性。經過電視臺和各大網路媒體的瘋狂轉播,明昌裝置質量好又保值的印象深深的印在了當地老百姓的心裡。
各大廠商紛紛緊急囤貨,生怕晚了就買不到質優價廉的明昌裝置了。省外的食品加工廠也聞訊趕來,想試試明昌的裝置,即便不好用也沒關係嘛,大不了賣了,說不好還能賺錢呢。
街頭巷尾、車站碼頭、車間辦公室,到處都是關於明昌裝置的談論。彷彿誰不談論明昌裝置誰就是落後分子似的。就連很多媒體也跟風加入了討論,為什麼?收視率高啊!
某小區居民活動廣場
“老王頭,你年輕的時候不是在麵包廠上班嗎?你們那兒是用的明昌裝置嗎?”
“唉!我們廠哪有那麼好的運氣?那時候明昌裝置還沒面世呢,現在想想,我們廠為什麼倒閉?還不是裝置落後鬧的?我們廠要是有明昌的裝置,說不定就發展壯大了呢。真是時運不濟,我上班的後幾年工廠的效益就不好了,廠長逼著我們一幫人辦了內退,現在倒好,我的退休金比別人少了一大截!”
“是挺可惜的,你們廠要是再堅持幾年,說不定就趕上明昌裝置面世了,你的人生說不定都能改寫。”
“誰說不是呢?我當時都是車間主任了,再熬個一年半載就能升副廠長了!唉!”
某路公交車上
“誒?王阿姨,您買菜去啊?”
“我去接孫子,這不是兒子兒媳都要上班嗎?我得幫他們看孩子。”
“看孩子您為什麼不住到兒子家裡呀?這樣跑來跑去的多不方便?”
“沒辦法,兒子結婚,我和老頭子就幫人買了個二居室,次臥還小的可憐。我是舍不下老臉再住到人家家裡呀!”
“不對呀?王阿姨,您和大爺年輕時不都在肉聯廠上班了嗎?聽說福利待遇挺好的呀,怎麼會買不起大點的房子?”
“唉!肉聯廠?不提也罷!”
“怎麼了王阿姨?我們可是老鄰居了,您有什麼不能對我講的
?”
“肉聯廠,肉聯廠,可把我們害苦了!當時讓我們職工集資買新裝置,那天殺的廠長竟然進口了外國的流水線。結果倒好,連本錢都沒賺回來便出問題了,最後被個人承包了,我和你大爺是被人私人老闆辭退的。到現在賠償都沒有到位。你說我們那廠長,腦子是不是進水了?當初買明昌集團的裝置多好?”
“說的也是,要是買明昌的裝置,說不定肉聯廠就不會出問題。”
A市民生頻道直播間,主持人請來了市食品商會會長,專題討論食品加工裝置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