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二叔不要著急,朝堂上的口水仗,朕自然會找其他人去衝鋒陷陣。朕手下現在多的是雄辯滔滔的讀書人。之所以讓二叔參與到這件事上來,一來是想借助二叔的聲望震懾那些反對派。
二來是想二叔以大漢海軍都督的身份,親口對他們說明一下倭國的情況。二叔就對他們說,你已經秘密派出探子,對倭國進行過詳細的偵察,對那邊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軍事、地理、礦藏等情況都已經瞭如指掌。”
“可是,二叔對那邊的情況瞭解得也不是很多。”關公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海軍的確也曾派出一些探子到倭國去偵察,但多數是沿倭國列島的海岸線進行偵察。
也有個別探子登陸到一些島嶼去打探訊息,不過因為語言不通,所以都不敢太深入倭國,只在沿海稍作停留便登船回返了。所以打探到的情況其實很有限。”
“呵呵,沒關係,朕這裡有一些倭國的情報。”說著,劉厚遞給關公一本書冊,繼續道:“二叔將這本冊子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不但這次和大臣們打口水仗有用,以後登島攻略倭國時也是很有用的。”
關公接過書冊,開啟一看,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只見這本書冊果然如小皇帝說的那樣,將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軍事、地理、礦藏等情況都分門別類描述得很詳細,遠遠超出他麾下海軍探子打探回來的粗陋訊息。
如果要打個比喻的話,那麼海軍探子打探到的訊息就像一首粗鄙而簡短的鄉間兒歌,而小皇帝給他的書冊中的內容,豐富詳實得好比他最喜歡看的《春秋》。
“這,這......”關公發出不可置信的聲音,他很想問這麼詳細的東西是怎麼搞來的。
“你不用管這東西怎麼來的,你只需要好好使用它就行了。另外,如果有人問起這些資料的來源,你就說是你們海軍的探子歷經艱辛偵察得來的。朕不希望有第三個人知道,這東西來自朕這裡。你明白嗎?”
“喔,喔,明白,明白,老臣遵旨。”關公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見劉厚說得很鄭重,連忙也鄭重地自稱老臣領旨。
關公自以為明白了這本小冊子的來源,大家都知道小皇帝手中握有秘密情報部門“中情局”,這個部門偵察的範圍不限於國內,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力量是佈置在國外的。
漢軍歷次的戰爭中都有這支情報部門的身影,但是,皇帝從來都對這支情報部門諱莫如深,雖然他們屢立奇功,但是皇帝卻千方百計淡化這支情報部門的存在感。
對此,關公也很理解,特務機構就是特務機構,無論做得多好,都肯定會讓人反感。尤其是那些自詡“正人君子”的大臣們,更是不想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肯定對這樣的一個特務機構有意見。
所以,小皇帝寧願將功勞推給海軍也不願意在眾人面前提起這個部門。關公自動腦補了小皇帝將情報來源歸功於海軍探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