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兒子的信和蜀國皇帝的聖旨之後,曹洪顯得更焦躁了,在房間踱步的速度更快了,他面臨著一個很艱難的抉擇,到底是做一個忠臣,給魏國陪葬呢?還是揹負著千古罵名,繼續享受他的榮華富貴,依然保有他的鉅額財產?
與此同時,在東線卻沒有北線這邊這麼平靜,這邊的戰事轟轟烈烈地進行著,的確是轟轟烈烈,因為雙方都在不斷地炮擊對方,轟隆隆的炮擊聲,日夜不停,響徹天際。
ho
g軍這邊,用的是射程最遠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喀秋莎,對虎牢關進行遠端的攻擊,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魏國在城牆上假設了十門大口徑的火~炮,對ho
g軍進行回擊。
魏軍的這十門火~炮,口徑非常大,完全沒有按蜀國的標準進行鑄造,而是,一味追求大口徑、遠射程。估計是魏國在過往的戰事中吃夠了武器射程不夠遠的虧,這才吸取了教訓,弄出這些戰爭怪物來。
魏國火~炮的口徑約有臉盆那麼大,射程也是非常驚人,幾乎可以媲美克秋殺的射程,可想而知,曹丕應該是痛定思痛,收集了全國的銅,花費重本鑄造出這十門的超級火~炮。
由於魏國的火~炮都是用純銅鑄造的,所以,造價非常驚人,這十門火~炮幾乎掏空了魏國的國庫。但是,它們的威力也是驚人的,連日來的對轟,ho
g軍克秋殺部隊竟然吃了不小的虧。
一開始,克秋殺部隊沒有想到敵人會有射程那麼遠的武器,他們在城外排成方陣,向城牆上發射火箭炮,猝不及防之下,被那巨大的炮彈居高臨下砸下來,不少人被連人帶炮筒一起砸個稀巴爛。而且,由於跳彈的關係,那些巨型炮彈還會彈起來,將後面的數人一起砸死。被砸到的人筋斷骨折,死狀非常悽慘。
吃了虧之後的克秋殺部隊趕快往後退,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對方的大炮射程和自己的克秋殺射程差不多,於是就退無可退了,除非退出了雙方的射程,敵人雖然攻擊不到自己,但是自己也攻擊不到敵人,如果那樣的話,這場仗也就不用打了。
後來,克秋殺部隊只好散開成疏鬆的陣型,這樣的話,即使遭到敵人炮彈打擊的時候,也不會,一下子被砸死一大~片。也幸好魏國使用的是實彈,而不是***,否則的話他們的損失會更大。
魏國那邊不但有超級大炮,他們竟然還給每一門大炮都鑄造了一個炮塔,將大炮保護起來。所謂的炮塔是用花崗岩石構築成的半圓形建築物,遠遠看上去就像個墳包。
“墳包”的正面開一個口,大炮就從這個口中伸出來。魏國雖然沒有水泥這種逆天的建築材料,但是不代表他們無法建造堅固的工事。花崗岩這種東西足夠堅硬,炮塔的主體用它來構築,ho
g軍的***在炮塔上面爆炸竟然無法傷其分毫。
而這些花崗岩石頭之間的貼上劑,他們採用的是傳統配方——糯米漿拌石灰。千萬別小看這種傳統配方,長城都是用這種東西粘起來的。
用這種東西造出來的長城堅固耐用,不說歷千年不倒,起碼用個幾百年是沒問題了。這樣建造出來的炮塔當然也是相當牢固的,不過成本自然不會低。
花崗岩要從深山中採出來,然後山長水遠運輸到這裡來,再吊上城樓,花費的人力物力簡直是個天文數字。要知道魏國可沒有任何的機械,除了畜力和人力外,沒有其他任何的動力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