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三百七十三章 蕭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三章 蕭關 (1 / 2)

漢軍北線部隊打的正是這些部落中囤積的乾草的主意,那些使者和“中情局”人員先期出發,為的就是溝通那些部落的酋長,讓他們答應將一部分糧草轉讓出來,以保證大軍的戰馬可以得到足夠的草料。

另外,他們還可以轉讓出一部分牛羊等牲畜,供應給大軍補充肉食。大軍是帶了10天的乾糧沒錯,不過這些乾糧多數都是由米麵粉製成的,蛋白質含量偏低,如果能有更多的肉食補充,對戰士們保持戰鬥力很有好處。

而且,這十天的乾糧能省就要儘量省著用,現在在河套地區還能得到食物的補充,到進入了魏國的境內,必然要面對連番激烈的戰鬥,那個時候想再補充食物的話就比較困難了,甚至可能根本沒時間去給大軍找食物。所以,乾糧最好留在戰事吃緊的時候應急用。

這次大軍過境,幾乎將河套各大小部族中的餘糧、還有剩餘的草料都收購一空,也幸好河套平原是個富庶之地,否則的話,根本無法供應這麼龐大數量軍隊的用度。

當然,這次物資能得到順利的補充,這些前期出發的使者、“中情局”人員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他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收購到那麼大量的物資。

所以說,戰爭的成敗絕不僅僅依靠軍隊,除了戰鬥以外,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例如上面說的“讓道”也是他們做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在大軍規劃的前進路途中,散落著很多部落,他們的存在會阻擋大軍了透過,會限制他們的速度,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勢力還會騷擾大軍,給大軍的安危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那些使者和“中情局”人員需要清理出一條通暢的道路出來,供大軍迅速透過。倒不是說,漢軍的數萬大軍打不過這些勢力,而是沒必要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按照總參謀部(其實就是劉厚和他那四位智囊)的戰略意圖,北線部隊的作戰方針是要快、要突然。

本來作戰方針是要快,要隱蔽的,但是,考慮到幾萬人加上20萬戰馬過境,這麼龐大的隊伍根本不可能隱藏得住,既然隱藏不住,那麼,乾脆就放棄“隱藏”這個方針,而改用“突然”。

因為搞突然襲擊的話,敵人就來不及作出反應,來不及作出反應的話,那麼達到的效果,和隱蔽也差不多了。不過“突然”和“快”,其實就是一回事,最終都要歸結到一個字:“快”。

所以,北路軍的進軍速度一定要儘量的快,能有多快就走多快,以期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既然要快,那就要預先儘量清除路上的一切障礙物,讓大軍毫無障礙地儘快透過。所以,使者和“中情局”人員前期的工作就顯得很重要了。

大部分部落都可以透過收買、利誘搞定,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個世界上永遠也不缺乏不怕死的人,或者說是看不清形勢的人。他們對漢軍很不友好,甚至是仇恨,他們不但不會為漢軍提供糧食和讓出道路,還會出兵騷擾大軍的透過,危害大軍的安全。

那麼這時候就要用到另外的那些詞語了:威迫、清除和暗殺。這也是為什麼前期的工作人員中不但有手持聖旨的使者,還要有“中情局”人員的原因。

“中情局”人員可不是吃素的,他們當中有擅於探情報的特務,更多的是擅於搞偷襲、暗殺、狙擊的特種兵。對那些不聽話的酋長和部落,統統用雷霆的手段將他們清除掉,這樣不但可以免費得到他們的糧草物資,還可以為部隊讓出一條暢通的道路,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其實“中情局”是沒有這麼多特種兵的,大部分的特種兵來源於第一師的特種部隊,他們臨時被借調到“中情局”去執行這項重要的任務。

由於前期工作做得到位,大軍一路暢通無阻地南下,很快就透過了河套地區,到達了蕭關,只要進入蕭關就是魏國的核心地帶關中了[1]。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