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關公釋出炮擊的命令,一名參謀提出了異議:“將軍,現在三艘戰艦離敵軍還很遠,現在炮擊的話恐怕效果不佳,徒浪費彈藥而已。”
作為參謀,有義務糾正主將的錯誤決定,所以,他們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第一時間提出來,當然,採不採納那是主將的事。
“糊塗,現在哪裡還顧得上浪費不浪費彈藥。現在戰艦無故停止,如果被東吳人發現有蹊蹺就麻煩了。浪費點彈藥,讓東吳人心生忌憚,不敢輕舉妄動不好嗎?”關公道。
按原計劃,這三艘戰艦要一直推進到暗礁區邊緣才停下來開始炮擊東吳水軍,掩護那些小型戰艦進入暗礁區清除漁網。現在它們離暗礁區邊緣還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上,艦載的火箭炮照樣能飛到東吳水軍的陣中。
但是,由於距離太遠,準頭肯定會變差。火箭炮的準確性本身就很差,加上距離遠就會更差,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射火箭炮對敵人炮擊,其實也只能起到嚇唬人的作用。
東吳水軍和荊州水軍交戰多年,他們也知道荊州水軍排炮的厲害,也針對性地採取一系列措施應對荊州水軍的排炮,其中一項措施就是改密集陣型為疏散陣型。
現在東吳水軍早就學聰明瞭,他們的艦船排列得稀稀疏疏的,炮彈落在他們的陣中,很大一部分會落在水裡,想靠密集攻擊打中船隻和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機率差不多。
一切都要看運氣,看雙方的運氣,看天意。一艘大型水泥戰艦就算將一邊側舷四十五門火箭炮全部瞄準敵軍一艘戰艦,集火一艘戰艦,但是,經過長距離飛行後,最終那些***落下來的時候也會散得很開,能有多少顆***落在瞄準好的這艘敵艦上難說得很。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飛行的距離越遠,就散得越開,想打中敵人的艦船就越難,所以,那位參謀才不贊成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就開始發射火箭炮。
但是關公考慮的根本就不是這個問題,打不打得中敵人是其次,關鍵是不能讓東吳人看出這三艘戰艦出了問題,如果被他們發現這三艘戰艦出了問題,保不準他們會派出艨艟鬥艦過來對付這三艘戰艦,甚至還會因此發現螺旋槳的弱點。
到時候很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而且這個後果可能會大到荊州水軍無法承受。所以,關公果斷下達了炮擊的命令,就是是給東吳人一個錯覺,讓他們認為這三艘戰艦是主動停船的,而他們停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始展開炮擊。
那名參謀也不傻,一聽關公的解釋就明白過來了,而且知道這件事非常重要,於是不再出言勸阻。
那三艘大型戰艦收到命令後,馬上開始將船體橫轉過來,不過由於螺旋槳被纏住,失去了最重要的動力,這個過程有點艱難。不過有點艱難不代表不可以完成,它們還有風帆這第二套~動力呢。
不過要藉助風帆來使船體作精微的調整並不容易,幸好荊州水軍的戰艦都有良好的指揮系統,艦橋和各個風帆位之間都有銅管可以即時通訊。
各種微調的命令不斷在艦橋和前中後三個風帆位之間傳達著。
“前帆,半帆,左三十度。”
“後帆,滿帆,右十五度。”
“中帆,滿帆,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