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們調頭再次衝進大營裡,繼續對鮮卑騎兵進行砍殺。不過這一次他們沒那麼順利了,因為起來的鮮卑騎兵漸漸多了起來,越來越多鮮卑騎兵投入了戰鬥,這一萬魏軍騎兵陷入了軍營中,雙方開始纏鬥了起來。
鮮卑騎兵雖然被打個措手不及,不過好歹他們個個都號稱草原上的雄鷹,都是兇悍之輩,個人戰鬥力絕對不是蓋中蓋的,當他們開始投入戰鬥後,戰況逐漸開始扭轉了。當然,這也和他們學了一點ho
g軍的作風,衣不解甲、馬不卸鞍隨時做好戰鬥準備有關。
可是好景不長,眼看鮮卑騎兵逐漸扳回劣勢,魏軍的幾萬步兵到了,這一次的夜襲行動,魏軍竟然是傾巢而出,要麼不做,要做就全力一擊,可見其統領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
這些步兵大部分都使用長槍,有些沒有長槍的,也手持一根長棍、竹竿或樹枝。他們用這些長棍、竹竿或樹枝將馬背上的鮮卑騎兵捅下馬,然後再上前用刀砍殺。
看來魏軍對自己的對手很瞭解,知道他們都是騎兵,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對付騎兵的手段。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鮮卑騎兵立刻被打得潰不成軍。
素利見勢不妙,馬上下令撤退。其實已經不需要他下令了,這些鮮卑人絕對沒有ho
g軍那麼有紀律性,打順風仗他們在行,遇到這種不利的條件,他們早就有人逃跑了。
很快,鮮卑騎兵就一鬨而散,鮮卑人的營盤是沒有圍欄的,往那個方向都可以逃出去。魏軍也沒預料到他們會潰散得那麼快,還沒來得及佈置包圍圈,況且,雙方的人數相當,鮮卑營盤很大,這種情況下也無法實施有效的包圍。
加上鮮卑人都是騎兵,騎兵最大的特點就是跑得快,包括逃跑的時候也夠快。還有個特點是衝擊力大,遇到小隊魏軍攔截時,這些鮮卑騎兵直接就拍馬提速衝過去,將攔截的魏軍衝撞得七零八落。
於是,大部分鮮卑騎兵都逃了出去,而且這些鮮卑人長期生活在草原上,經常席天幕地的,對於在野外辨別方向很有一手,所以,大部分逃出去的鮮卑騎兵都很快找到方向,然後紛紛往東方撤退。
看到戰場上的情況,魏軍統領目瞪口呆,這場他們精心策劃的夜襲,費了他們很多心機,準備了很長時間,花費了很多物資,原本指望就算不能全殲敵人,起碼也能留下他們的大部分。
可是,沒想到這些蠻夷那麼滑溜,好好的一場夜襲,他們只是殺死數千敵人,剩下的那些人就跑得一乾二淨了。不是說鮮卑人都很英勇善戰的嗎?不是說他們都很頑強、都悍不畏死,遇到戰鬥都死戰不退的嗎?
怎麼這次退得那麼快?難道這些不是鮮卑人?可是滿營盤的羊騷~味卻又表明,這裡曾經住過的,的的確確就是那些喜歡吃羊肉的草原民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