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長時間沒見面,兩人又是蜀漢的重臣,特別是張飛,已經不止是臣子那麼簡單,還是劉厚的叔父兼岳父,劉厚自然要和他們兩人好好敘舊,於是,劉厚招呼他們倆連續飲宴了兩天才罷休。
令劉厚沒想到的是,在宴會上發生了一點不愉快的事情,張飛對司馬懿沒什麼好臉色,吹鬍子瞪眼的幾乎要暴打他一頓,誰讓他使了詭計讓蜀國吃了那麼大的虧呢。
他可沒有劉厚那種要顧全大局的思想,恨一個人的話全部都擺在臉上。最後劉厚好說歹說才勸住了他,否則司馬懿肯定要倒黴了。
打掃好戰場後,兩支部隊繼續向東行軍,ho
g軍退回襄陽,而張飛、龐統部隊則臨時駐紮在樊城。
司馬懿提議乘勝追擊,儘快北上,直搗許昌。可是劉厚還是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因為這一**戰,ho
g軍雖然取得很大的戰果,但是消耗同樣很大。火#槍彈藥、霹靂雷基本上已經用完。
其他那些冷兵器裝備:藤甲、藤牌、長槍、大刀等都損耗了不少,急需補充。Ho
g軍的作戰,非常依賴後勤,經常都是以絕對優勢的火力壓制、消滅敵人,這也是ho
g軍士兵戰損率非常低的重要原因。
現在如果貿然北上,這支半近代化的火器部隊就要淪落成為冷兵器部隊了,那就只能拿著大刀長矛和別人肉搏了。
中原地區一馬平川,沒有什麼險峻的關隘是沒錯,不過正因為如此,這裡的城池都修得比較高大堅固,想著前路上還有很多牆高城厚的魏國大城大郭要去攻打,劉厚怎麼都不願意讓自己的部隊白白被消耗在城牆下。
如果光靠幾條雲梯,驅趕士兵像螞蟻一樣往上爬,被城牆上的守軍用檑木滾石砸死一茬又一茬,最後用人命消耗掉城牆上的防守資源才能攻上城,那等殺到許昌,還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條人命呢。
自己的ho
g軍那裡經得起那樣的消耗。剛殺死了三十萬魏軍他都心痛得要死,更不要說死的蜀軍了。枉自己還經常說盡量少殺傷人命,為漢人儲存多一點元氣,轉眼就命令人殺死三十萬人,現在想起都感到很諷刺。
按照劉厚的想法還是用大量的火器,將城牆轟塌,或者壓制住城牆上的敵人,然後大部隊從容入城這一招最好,這樣的傷亡會降低到最少的限度。所以他打算先休整一段時間,等後勤物資補充完全再繼續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