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ho
g軍想讓這些白帝城斥候看到什麼,他們就能看到什麼,不想讓他們看到什麼,他們自然就看不到什麼。劉封的斥候偵察到ho
g軍大部隊的情況屬實,ho
g軍大部隊的確已經繞路到了巴東。
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ho
g軍還留了黃敘一部埋伏在附近,靜靜等候著劉封的到來。
黃敘和他的第三團擅長潛伏,他們一早就在劉封必經的山路周圍隱藏起來。白帝城有四個城門,他們怎麼知道劉封會走那條路線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黃敘知道,劉封一定會追蹤ho
g軍大部隊的行蹤,於是,他們就在進入巴東的必經之路上尋一處險要之地設伏。
劉封果然如預料之中那樣,一路追著ho
g軍行經的路線走,在劉封看來,這樣做完全沒有問題,因為他的斥候回報,現在ho
g軍主力在巴東郡城,而前路上一路暢通,沒有發現有兵馬埋伏。
很快,劉封領著大部隊來到了秭歸。秭歸為大巴山、巫山餘脈和八面山坳合地帶。境內地形起伏,層巒疊峰,地勢為四面高,中間低,呈盆地形。
也就是說,這裡到處都是打伏擊戰的好地形。一般的大將在這樣的地形中行軍都會小心謹慎,按照劉封平時的性格,進入這樣的地形應該引起他足夠的重視才對。
可是,劉封早已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加上過於信任斥候的訊息,竟然沒有將部隊分批緩緩透過,而是拼命催促部隊加快腳程,在沒有做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全軍貿然進入山林中。
劉封一馬當先騎著高頭大馬沿著香溪河畔一路走到樂平裡1,這樂平裡是一個大大有名的地方,乃是一代愛國詩人屈原的誕生地,這裡流傳著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叫“回龍鎖水”,這個傳說是這樣的:
相傳屈原被疏(疏遠、冷落),回到故鄉樂平裡躬耕玉米田。不久,秦國揮師攻打楚國。楚王焦慮,急忙派人召見屈原。就在屈原返朝時,天空突然雷鳴電閃,大雨傾盆,轟然一聲巨響,樂平裡出口處萬丈高的巖壁,天崩地裂般從空而降,一條長八百米、寬五百米的飛石巨龍橫亙於河中心,阻斷了樂平裡。
鄉親們目睹這一情景,都說這是蒼天有眼,不讓屈原再受奸佞迫害。但屈原愛國心切,決意返回。這時天空又響起幾聲巨雷,把阻河處劈開一道口子,屈原這才揮淚告別家鄉人民,向郢都進發。後來,回龍鎖水便成了歷史遺址,也成為了樂平裡八大景觀之一。
之所以說這個傳說,不是為了懷念屈原,也不是為了讓大家欣賞風景,而是為了說明回龍鎖水這個地方地勢有多麼險要。簡單來說,這個地方就是兩座高山中間夾著一條小河。小河邊上有一條小路。劉封帶著他的部隊正在這條小路上走著。
他帶來的人馬一共有七千人,其中兩千火#槍兵,五千是傳統的冷兵器部隊。小路很窄,只夠兩人並肩走,整個部隊形成一條几里長的長蛇陣蜿蜒前行。
而黃敘呢?他帶著部隊正埋伏在小路一側的山上。不是說兩側都是山嗎?為什麼他們只埋伏在一側?因為另一側還隔著一條香溪才到山。
香溪雖然叫溪,其實是一條小河,那一側的山就離小路有點遠了,在那邊山上,如果用弓箭勉強還能攻擊到這邊小路上的人,檑木滾石就只能扔到河裡了。
所以,黃敘的人只埋伏在一側的山上。首先發起進攻的是黃敘,他親自射箭攻擊劉封。劉封雖然有兩千火#槍兵,但他沒有受過ho
g軍那些正規的訓練,他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冷兵器部隊時代。
所以他身穿明光鎧,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部隊的前頭,後面還有兩個旗手,打著他的旗號跟在他的後面。
他的樣子看上去威風凜凜,是一個很有氣度很帥很拉風的青年將軍。可是,在黃敘的眼中,他猶如那黑夜中的明燈、港灣中的燈塔,在黑夜中指示著道路,自己射出的箭矢的道路。
前面說過,黃敘是個神箭手,是一個在眼鏡蛇特種部隊受過特訓的神箭手。這個年代有很多人不喜歡暗箭傷人,不喜歡偷襲暗算,而是喜歡堂堂正正將人擊敗。
但是,這種人肯定不包括黃敘,黃敘在特種部隊學的就是怎麼暗箭傷人,就是怎麼偷襲暗算,並且與陸遜在衡陽派出的偷襲部隊的對抗中,得到了很多實戰的經驗。
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他怎能不好好把握?只聽“嗖”的一聲,黃敘彎弓搭箭,一支羽箭直奔劉封的咽喉而去。
注1:樂平裡的確有回龍鎖水這個地形,為了用到這個地形,就顧及不了行軍路線的問題了,請懂地理的同學不要糾結行軍路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