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百五十四章 財神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四章 財神到 (2 / 2)

大概曹操也猜到了二叔的意圖吧,他幾次都避而不見。二叔沒辦法,只能不辭而別了。於是,二叔就將官印懸掛在房樑上,將曹操賞賜的財物一樣不少的悉數清點留下,並附上一本帳冊,這本賬冊就是依照“原、收、出、存”四個專案來記錄的。二叔發現,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將所有財物記載得一清二楚。

‘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給了二叔多少財物;‘收’就是二叔如實收到了曹操多少財物;‘出’就是二叔在這段時間支出了多少財物;‘存’就是二叔臨走之前還結存多少財物。”

劉厚恍然大悟,原來關公這個記賬法是來源於實踐的,完全就是將實際生活中的財物往來一筆一筆地,用流水賬的方法記錄下來。關羽這種簡明的記帳法,後世的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稱為“商用薄記法”。關公也因此被視為財會的創始人,並被後人逐漸奉為財神。

“二叔這套記賬方法是不錯,不過,侄兒也有一套記賬方法,不知道二叔想不想看一下?”劉厚道。

關公這套記賬方法比歷史上的其他記賬方法已經先進很多了,但是和後世的借/貸複式記賬法還是差了很多。關公的記賬方法再怎麼先進也有其歷史侷限性,是一種“流水賬”式的記賬方法,屬於單式記賬方法。

劉厚心想,既然關公的簿記法都能被後世人使用很久,既然他被後人尊為財神,那乾脆就徹底一點,自己將更先進的記賬方法傳授給他,由他來推廣,使財會技術跨越千年一步到位。這樣一來,關公這個財神的神位肯定是跑不掉的了。

“喔?陛下也懂財會?”關公好奇地問。

“略懂。”劉厚一副裝13的模樣道。

“可二叔沒聽說過左仙翁懂財會啊。”關公有點不大相信。因為明面上左慈是劉厚的師傅,所有人都知道,劉厚的武功主要是趙雲教的,但是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就統統來自於左慈了。如果連師傅都不會,徒弟怎麼可能會呢?故此,關公才會有此一問。

顯然關公不懂得這個世界上有創新這一說法,也不懂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說法。當然,劉厚的確不是自己去創新,也的確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過是抄襲後人的知識而已。

“呵呵,二叔,左師傅那是什麼人?那是神仙一樣的人物啊。他最擅長是什麼?是術數啊。術數之學涉及到大量的算術知識,可謂博大精深,小小財會之法,不過小道而已。他連術數都精通,難道區區財會記賬難得到他嗎?”

既然關公提到左慈,劉厚就順水推舟地將事情往左慈身上一推,這種方法屢試不爽,這樣就不會解釋這麼多了。

果然,關公沒有再追問劉厚新式記賬法的來歷,而是饒有興趣地催促他趕緊將新的記賬法說出來。王甫、郭攸之都是文官,平時的工作都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他們對新式記賬法也很感興趣,自然也是湊上來,一起聽小皇帝有什麼高見。

於是,劉厚就畫了個後世常用的財務表格出來,然後將後世的借/貸記賬法粗略地給他們講解了一遍。

這種記賬方法並不複雜,就是借方和貸方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劉厚畫的表格中,借方在左側,貸方在右側。劉厚讓他們記住的第一條定律就是:在記賬時務必要牢記一條不變的法則:“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這‘借’和‘貸’的意思是一樣的啊?”王甫忍不住問道。

“呃……”劉厚無語,還真是,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借”和“貸”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接近,用在這裡確實有點不妥,也不知道後世是誰規定用這兩個字的。

支吾來半天,劉厚才道:“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比喻嘛,如果你覺得用這兩個字不妥,我們可以改用其他字嘛,例如用‘出’和‘入’,又例如干脆就用‘左’和‘右’代替好來。反正你們理解它們代表的意思就行了,至於用那個字甚至那個符號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由於劉厚用來“借”和“貸”這兩個字,使得圍觀的眾人半天腦袋都沒轉過彎來。不過經劉厚這麼一解釋,他們都明白了過來,畢竟在座沒有一位智商低於一百的。

接著劉厚又給他們講來這種記賬法的幾條原則,例如:

(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債減少時,記入左側。

(3)所有者權益增加時,計入右側;所有者權益減少時,計入左側。

(4)成本增加時,計入左側;成本減少時,計入右側。

(5)收入增加時,計入右側;收入減少時,計入左側。

(6)費用增加時,計入左側;費用減少時,計入右側。

三人一開始很不習慣這種記賬法,隨著劉厚深入的講解,他們的眼睛越來越明亮來,他們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記賬法比他們原來用的方法好太多來。起碼有一點,就是這種複式記賬法有利於防止和減少記賬差錯。

Ps.今天這一章抄了不少百度的內容,所以這一章寫夠三千五字,大家可別罵我抄東西來湊字數啊,我人品還是槓槓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