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圍點打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九章 圍點打援 (1 / 2)

第一百二十九章圍點打援

話說劉厚聽到郭攸之說有妙計可以打破現在的沉悶局面後,非常興奮,立刻跟他回到行宮,也即是麥城的府衙,準備好好和他商議一番。

到了府衙後,郭攸之徑直走到沙盤前,招呼道:“陛下請移步。”聞言,劉厚踱步走到沙盤前,看著這個製作精美的沙盤,等待著郭攸之的講解。

沙盤其實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更不是劉厚剽竊自後世的產物,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沙盤可能是東漢。東漢名將馬援曾經被漢光武帝劉秀派去偵察隴西,回來後就用白米堆整合山川地勢,道路分佈,給劉秀講隴西形勢,這可能是中國有關沙盤使用最早的歷史記載。

甚至有些學者認為,也許在秦漢,甚至在戰國時就有了比較精確的軍用地圖和沙盤,但是,一般涉及到軍事的東西都是嚴格保密的,可能因此而不見於歷史記載。

劉厚很早之前就派出細作潛入魏、吳兩國活動,“中情局”就專門有一個部門叫“堪輿”部。在這裡,堪輿可不是後世“看風水”的意思,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詞;輿,“承輿”即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著重在地貌的描述。

所以說,堪輿學就是地理學,研究堪輿的人就是地理學家,“中情局”這些堪輿部門的人就是專門收集各處地理山川河流情況的,尤其是一些有可能要用兵的區域,更是受到重點照顧。

這些人收集的情報經過彙集整理後,又有專人負責根據這些情報製作成精確的地圖、沙盤。

說是沙盤,或者說是泥盤更合適,泥既有可塑性,成型後形狀又不像沙子那樣容易改變,所以,這些沙盤多數是用泥捏的,有些比較確定的、不可能怎麼變動的地方甚至是陶,如一些名山大川,就是用泥捏好形狀後,放在窯爐裡燒製成陶,然後再擺放在沙盤中相應的位置。

由於一早就計劃要北上伐魏,所以,對於襄樊、南陽這條線和祁山、斜谷、子午谷那條線的地理勘察劉厚早就加派了人手去做,這些地方收集的地理資訊也特別多,同樣,製造出來的沙盤也特別精美、準確。

不過這個時代沒有航空、航天技術,沒有衛星遙感,沒有航拍,靠著人力翻山越嶺去勘察,準確性自然是大不如後世的。雖然劉厚也透過左慈傳授給勘察人員一些測量的技術,不過始終還是差得遠,一定的誤差還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蜀國制的地圖和沙盤也比這個時代任何國家,任何組織和個人製作的都準確,都逼真。劉厚眼前這個沙盤模擬的是襄樊地區的地理情況,襄陽附近各座大小城池、山川、河流都栩栩如生,它們的相對位置、距離都一目瞭然,有了這個東西,行軍打仗就心裡有數多了。

“陛下請看,”這時候,郭攸之指著沙盤中的城池開口說話了,“章陵在襄陽的東邊,其和襄陽的距離與其和麥城的距離相若,三者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而章陵可以直接北上南陽,所以其地理位置可謂非常重要,這個縣城,魏國實在是不容有失啊。

若我軍遣一偏師去攻打章陵,司馬懿必然會派兵去救援,我軍再埋伏一支人馬在魏軍援兵的必經之路上,對他們進行伏擊,必能一舉殲之。”

郭攸之久跟在劉厚身邊,越來越發現這個小主公身上有很多新鮮事物和新知識,為了不落後於這個時代,為了能和小皇帝有共同的話題,他不得不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龍騰學院中教授的一些科學文化知識。

幸好劉厚的軍中有很多從學院畢業出來的人,他們對於學院教授的數理化知識都學習得很好,而郭攸之又不恥下問,學習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經常跑去請教這些畢業生。

就這樣,憑著他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不屈精神,沒兩年,竟然將學院的數理化知識學到了大半,正因為如此,他對於什麼等邊三角形很熟悉,可以脫口說出這些專業名詞。

章陵縣就是後世的棗陽,周朝時,棗陽地區為唐國,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秦朝時推行郡縣制,這個地區設蔡陽縣,屬南陽郡管轄。西漢漢元帝時,劃蔡陽縣的白水(今吳店鎮一帶)、上唐(今隨州市曾都區唐縣鎮)2個鄉,設定舂陵侯國(治所在今吳店鎮北的古城)。

東漢光武帝時,提高舂陵鄉建制,改舂陵鄉為章陵縣;後又分襄陽縣的東北地帶設襄鄉縣,今天的棗陽地區由當時的蔡陽、章陵、襄鄉3縣分治,均屬南陽郡管轄。

劉厚一聽郭攸之的話就明白了,這不就是圍點打援嗎?這一招後世也是用濫了的,無論古代的戰爭還是近代戰爭,一直到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都有人在用。

這一條脫胎於圍魏救趙的計策有很多經典案例,奇怪的是用了兩千多年,而且都已經成為成語故事了,但還是經常有人會中招。

劉厚剛聽到郭攸之說時也有點興奮,不過細細一想不由得有點喪氣了,別人會上當,司馬懿那種級別的謀士會上當嗎?他將這個問題直接拋給了郭攸之,郭攸之回答道:“我們這是攻其所必救,司馬懿就算知道我們的計謀,也不得不發兵救援。”

“喔?小小章陵有那麼重要嗎?”

“有!”郭攸之斬釘截鐵地道,“章陵再往北就能到達南陽。如果我們佔領了南陽郡,等於就可以直接威脅到許昌了。曹丕絕對不允許他這麼做。就算他不想發兵救援,估計曹丕也會發昭令讓他去救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