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臭皮匠們的逆襲
王朗的吃癟,令到群臣一時也噤若寒蟬,尤其是司馬懿那一句“要不你來?”使到大多數人都無話好說。在場群臣中,除了少數幾個自視過頂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敢說自己比司馬懿更會打仗。
司馬懿曾經帶領魏軍打過很多場仗,其中有勝有敗,但是沒有人認為他不會打仗,就算是他打敗仗的時候,群臣依然不敢小覷了他,因為他們都很清楚,有時候打敗仗不一定是他的錯,而是他的對手太強了,換了他們自己去,一樣會敗,而且會敗得更慘。
朝會陷入了僵局,最後,曹丕只得同意了司馬懿的三個條件,由他領兵出戰,這場仗可以說是魏國傾國之力來打,打贏了還好說,如果打輸了,魏國必然元氣大傷。
且說劉厚帶領大軍一路北上,古代打仗都喜歡讓一路人馬做先鋒,兀突骨搶著要做這個職位,劉厚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於是答應了他的要求。兀突骨點了麾下五千藤甲兵出來,親自率領著跑在前面,劉厚怕他有閃失,讓關興從第二旅中抽調五百火#槍兵跟著他行動。
沒多久大軍來到麥城,出乎意料的是,麥城竟然沒有守軍。關羽上次北伐敗退的時候,麥城本來是被東吳人佔領了的,但是後來,魏國和東吳聯合圍攻荊州,東吳讓出了麥城給魏國,作為他們的囤糧之所。
所以,現在麥城是魏國的地盤,奇怪的是,魏國竟然主動撤走了城中的守軍,將麥城拱手相讓給蜀軍。
“有點不對勁啊。”部隊進入麥城後,劉厚立刻召來了眾位謀士,探討這個問題,“按道理說,麥城雖然是個小城,但是依託城牆進行防守,也能阻擋一下我們的進攻步伐,消耗我們一點兵力和彈藥,為何魏軍卻是直接放棄了呢?”
“看來魏國對我軍的到來早有準備,一定是準備了什麼後招對付我們。”步騭道。
“在魏國的細作傳來訊息,魏國任命司馬懿為大都督,領兵迎戰我軍,日前已經率領十萬大軍離開了許都。”
蜀國“中情局”的人在許都的根基尚淺,沒能探聽到很高層次的訊息,不知道魏國這次出兵的總數,只知道魏國從京城抽調十萬兵馬出戰,至於從其他地方抽調的二十萬人馬就不得而知了。
“不應該啊,司馬懿不是那麼輕敵的人,不可能只出動十萬人馬來迎戰我們,這期間一定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鄧芝也開口分析道。
“不管他們有什麼陰謀,我們一定要小心行事。”劉厚道,“命令斥候撒出五十里,命令熱氣球輪流升空,配合斥候部隊擴大警戒範圍。命令兀突骨的前鋒部隊小心行事,不可突進太快,遇到堅城或敵人的大部隊,不可貿然發動攻擊。命令‘中情局’加大偵察力度,爭取將司馬懿的陰謀搞清楚。”劉厚一口氣下達了一系列命令。
旁邊自然有參謀人員拿著筆刷刷刷地記錄下來。眾謀士現在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也只能先這樣了。
這次劉厚帶了十二個熱氣球,有了這些熱氣球作為預警機,蜀軍的偵察範圍可以很廣闊,大軍周圍五十里有任何大隊人馬的動向都無法瞞過這些在空中的眼睛。關鍵是,蜀軍可以透過熱氣球為中介快速傳遞資訊。其原理和衛星的通訊作用頗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為了小心起見,劉厚留下了一千藤甲兵和五百火#槍兵駐守麥城,以免被人抄了這條後路。這就是走荊州路線北伐的弊端,這裡雖然說不上是四面環敵,但是魏國和吳國#軍隊在旁邊虎視眈眈是確確實實的。在這條線上用兵簡直如履薄冰,起碼劉厚就有點心驚膽戰的感覺,真不知道關公當年神經怎麼那麼大條,竟然就那麼放心一路向北。
同時,劉厚也深觸,兵力不足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了,一個小小麥城,就要分掉自己一千五百兵馬,這一路上那麼多城池,自己有多少兵馬可以這樣給自己揮霍?
蜀軍一路小心翼翼地北上,特別是經過荊山時,更是不敢有半點馬虎。有句話叫嘯聚山林,自古山林都是可以藏很多人馬的地方。無論是嘯聚山林的山賊也好,還是曹魏埋伏大隊人馬在這裡也好,都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幸好,蜀軍還是順利地透過了荊山的範圍,還是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斥候和熱氣球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異樣的情況。劉厚不但沒有鬆了口氣,反而更疑惑了,這麼安靜,也太反常了吧。
兀突骨領著兵馬在前面一路突進到襄陽,不但沒有遇到任何部隊的阻擋,就算連百姓也沒有遇到幾個。到了這個時候,劉厚終於知道,司馬懿是個懂得堅壁清野這句話的古人。
劉厚再次覺得自己太小看了古人,有時候智慧是沒有文化差異的,而且驅趕百姓這種事情,在古代比在後世容易做得多了。現在看來,魏軍是預先將和蜀軍交戰區域中的大部分百姓都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