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敵方勢力的探子、死忠,每次看到這些恐怖的武器都覺得膽戰心驚,同時還有一股由腳底升起的絕望感。
相對於火箭炮研製的順利,新式火#槍的研發就沒那麼容易了,劉厚在觀看完火箭炮的試射後就到了新式火#槍研究室,去了解新式火#槍的研究程序。
新式火#槍的研製工作一直沒有停過,在許靖、吳懿奪權前,不斷有新型號的槍#械送到劉厚軍中,劉厚在取回“工業部”後,第一時間恢復了新槍#械的研究工作。
劉厚的最終目標是製成後世的自動步#槍甚至是機關槍,短期目標是研製出那種可以從槍屁股後面塞子彈的槍,也即是所謂的後裝槍。
後裝槍有很多好處,它比前裝槍裝填子彈方便,發射過程也大大簡化,它的射擊速度也比前裝槍提高了四五倍,同時還能在跑動或臥、跪射擊中重新裝填子彈。
而現在ho
g軍普遍使用的遂發槍還是前裝槍,即彈頭和**分別從槍口用通條或其他工具捅人槍膛內,由於槍彈要從槍口裝人,裝填路線長,速度慢,裝填時,人體動作幅度大,槍管需在地上豎起來,操作強度大,容易暴露目標。
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那些火#槍兵對陣時,往往採用槍斃式的戰鬥方式的原因之一,槍斃式戰鬥即雙方排著整整齊齊的佇列,站在那裡互相對射。
這樣做的原因不是那些人不懂得臥倒可以減少被打到的機率,而是那時候使用的前裝槍必須站起來裝填彈藥,為了加快射擊速度,他們乾脆就一直站著,於是就有了這種戰鬥方式。
而後裝槍只需操作槍柄,使槍機前後滑動,即可裝彈與退膛,每分鐘能發射6~7發子彈,而且能以臥、跪、立或行進中多種姿勢重新裝彈和射擊。
前裝槍比起後裝槍有太多的優勢,現在蜀國的火器製造技術已經被洩露,劉厚迫切需要有優勢更大的新式槍械代替原有的遂發槍,這樣才能保障在將來對陣魏、吳兩國時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要實現後裝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採用定裝式金屬彈殼槍#彈,只有定裝槍#彈才可以從槍尾裝填,其次,後裝槍上要有切實可靠的閉鎖裝置,防止武器射擊時,燃燒的火#藥氣體從槍管尾端跑出來,若氣體跑了出來,沒有壓力也就無法推動彈頭向前運動。
這些都還是有辦法解決的,以馬均、蒲元、黃月英等大師的高超技藝,這些東西都不成問題,只不過成本比較高而已。在劉厚結結巴巴給他們描述了後代銅殼子彈的概念後,他們已經成功設計出子彈殼底#火的結構出來。
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發**上,這是需要化工方面的進步才能實現的事情,這些機關大師、冶煉鑄造大師無論技藝多高超也是幫不上忙的。
現在蜀軍使用的底#火是用雷#汞做發**的,雷#汞的製造很簡單,原料在這個時候也能得到,左慈和張星彩在劉厚的提示下,早就合成了雷#汞。
現在已經制成的使用銅殼子彈的後裝槍一共只有兩百多支,都是專#供劉厚和近衛們使用的左輪手#槍。這些左輪#槍的子彈就是使用雷#汞做發**的,但是雷#汞做發**有很大的缺點。
雷#汞有毒,毒性與汞相似。雷#汞乾燥時受輕微摩擦、撞擊或加熱,即可引爆,故貯存時必須保持較低的溫度。也就是說,雷#汞性質太不穩定,太敏感,所以使用起來有一定危險性。
這也使得劉厚和近衛們在使用左輪#手#槍時總是小心翼翼,甚至是戰戰兢兢。平時彈藥都是儲存在溫度比較低的地窖中的,地窖挖得比較深,有防爆的作用,那些彈藥即使爆炸起來也不會對地面有多大的影響。
所有彈藥都用防震效果很好的材料包裹好,避免因震動過於激烈意外引爆雷#汞。
要出任務時,大家才臨時領出這些寶貝彈藥,使用時都是輕拿輕放的,儘量減少碰撞、震動,而且大家都養成不打仗時槍口朝地的習慣,以免在槍口指向人時走火傷到人。
除此之外,雷#汞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點,那就是對銅有一定的腐蝕性,很容易損壞彈殼。而且製造雷#汞需要用到水銀作為原料,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也是一種很貴重的礦物,這使得雷#汞的造價非常高。
由於雷#汞有著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劉厚對雷#汞始終不滿意,一直督促研究院儘快研製出更好的發**。可是化學的發展不是可以一撅而就的事情,光靠著劉厚的口傳心授,和化學研究院那麼些人的研究,還很難形成一個完善的化學體系。
新式槍#械一直無法有大的突破,歸根到底是新**的研發滯後。劉厚在參觀了火器研究室後,順便又拐進化學實驗室。左慈這個時候也已經回到了“工業部”,現在正在實驗室做著實驗,看來他的實驗已經到了緊要處,否則也不會不出來迎接一下自己的師傅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