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他回到大將軍府,這時候會有很多人來拜訪他。作為現今朝廷兩大巨頭之一,他和許靖一樣,每天都必須留出時間來接見大量的訪客,和許靖不同的是,來拜訪他的人大多數都是武將。
這就是吳懿一天的生活,執行組的人已經將其活動規律摸清楚,作為一個“竊國者”,從安保的角度來說是不應該有那麼規律的生活的,更不應該長期保持固定的行程和路線。可惜吳懿不是那種狡詐如狐之人。
他的心機城府只比一般的武將好那麼一點點,甚至比很多普通的文官都不如。他完全不懂得將自己的行程保密有多重要。這也是執行組準備選他下手的其中一個原因。
選定吳懿為“殺雞”的目標是行動隊進城前劉厚和郭攸之就定好的策略。而選定下手的地點則是這幾天執行組偵察後得來了結果。他們選定下手的地方是吳懿去軍營的路上。
選擇這裡的最大原因是地面的情況。城裡的地面大部分地方都已經硬底化,即地面鋪有麻石或青磚,還有少數地方鋪上了近幾年流行起來的水泥。這樣的地面硬邦邦的很難挖掘,尤其是水泥路面,在現在行動隊缺乏工具的情況下,基本上無法挖掘。
而軍營並不在中心城區,在城中較為偏僻的地方,這些地方人煙稀少,地面還是泥土地,非常易於挖掘。為什麼需要挖掘地面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需要埋**,或者說是炸#藥。
如果還有人問為什麼要埋**的話,那我可以告訴他,因為這次行動的目標是刺殺吳懿。“殺雞儆猴”行動實際上分開兩個部分,或者說成是兩個行動也行。第一個部分就是“殺雞”,這隻要殺的雞就是吳懿。
第二部分是“儆猴”,要儆的猴子當然就是“竊國者”之一的許靖。選定吳懿作為“殺雞”目標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掌控著成都的軍隊,一旦搞定了他,軍隊將群龍無首。城裡的軍隊一亂,對ho
g軍來說有著無限的好處。
而沒有了軍隊的支援,許靖這個書生就將很難成事。加上像許靖這樣的讀書人,性格自然比較懦弱,受到打擊後,容易屈服。
如果換了先搞定許靖,情況可能會相反,吳懿手握軍權,如果光殺死了許靖,城裡的軍事力量沒有受到丁點的損失,吳懿身為武人,性格比較剛毅,許靖的死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激起他的狠勁,使他變得更瘋狂,從而鐵了心守城,到時候就不妙了。
所以,郭攸之和劉厚最後敲定,殺死吳懿,藉此敲打心志不夠堅定的許靖,促使他投降。
今天吳懿特別忙,自從和“工業部”失去聯絡後,他就感到不妙,所以決定進一步加強了城中的防守力量。今天一天他都在調兵遣將,連例牌的到軍營中和士兵聯絡感情的固定節目都比往常晚了很多。
這使得埋伏在道路兩邊等著他入彀的執行組組員一頓好等,大家幾乎以為他今天不會去軍營了。就在大家想放棄今天的行動時,姍姍來遲的吳懿終於出現在來路上。
吳懿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川馬比較矮小,這種高頭大馬顯然是產自西域的寶馬良駒,也只有這種寶馬才能配得上他大將軍的身份。
吳懿帶著兩百人的衛隊,但是吳懿並不是一馬當先走在前頭,而是夾雜在隊伍中間。衛隊都是步兵,他們排成四排,吳懿走在中間,左右各有兩排士兵。看來他還是做了一些安保措施的。
可惜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就如立於雞群的高腳鶴,也像黑夜中的燈塔,是那麼的拉風,那麼的顯眼。估計他是個很自信的將領,認為自己的武功高強到可以閃避、格擋任何人射來的弓箭。
可惜的是即使他是蜀國的將領,也還沒有戰爭形態已經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火器時代的覺悟。
這是一條土路,路的兩邊種了兩排棗樹,有一段路旁邊有一個小土丘,土丘後現在正趴著十一個執行組的隊員,黃敘赫然在列。這是整段路最適合隱藏、偷襲的路段。
畢竟是在城裡,適合偷襲的地方確實不多,即使是這個土丘,也是個很小的土丘,隱藏十幾個人已經是極限了,人再多就很容易會露陷。
如果是用冷兵器偷襲,在這裡設伏肯定不行,但是對於用慣火器的ho
g軍特種部隊來說,有十一個人足夠了。
吳懿的隊伍越走越近,馬蹄聲是聽不見的,因為被“蓬、蓬、蓬”的踏步聲掩蓋了。兩百人整齊劃一地走路,還是很有氣勢的。整個隊伍沒有人說話,安靜得可怕,只聽到整齊的走路聲,這種氛圍很壓抑。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能做大將軍親兵衛隊的,必然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所以,執行組的行動務求一擊即中,否則,如果被這些精銳反應過來發動反擊,他們必然會折戟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