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策劃這件事,那個時候他就和吳國頻繁進行聯絡,將這件針對蜀國、針對蜀國太子的陰謀和孫權進行了溝通。
孫權派出陸遜做具體的執行人和魏國密切配合行動。蜀國這邊,他們就收買、鼓動了以許靖為首的一些文官和以吳懿為首的一部分武將作為內應。
魏、吳兩國派了使者到成都和許靖、吳懿秘密接觸,向他們丟擲了一個非常誘人的大餡餅:魏、吳兩國將全力幫助他們將皇位繼承權從太子劉禪手中搶過來。
吳懿是了劉理、劉永兩位皇子的親舅舅,而劉禪卻和他沒有半點血緣關係,他當然是希望自己的親外甥當皇帝的。而許靖也是希望籍著扶持小皇帝上位後,自己能更進一步,所以,這兩個人和魏、吳兩國一拍即合,狼狽為奸。
在這個計劃中,魏、吳兩國負責全力攻蜀,牽制蜀國的兵力,將太子劉禪的大軍一直留在戰場上,無法回到朝廷,同時調開諸葛亮,好方便許靖、吳懿等人行事。
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年來,魏國和吳國都不斷以重兵攻打蜀國的原因。而在這個過程中,許靖則是糾集了一批文臣,旁敲側擊地中傷太子劉禪,說他諸般壞話,說他不宜為儲君,建議劉備改立劉理為太子。
誰知道劉備根本不為所動,像他那種梟雄,閱人無數,什麼世面沒見過,他一眼就看穿這些人的意圖,知道太子劉禪是無辜的,當然不會上當。到了後來,連吳莧也在他耳邊吹枕邊風,不過劉備依然無動於衷。
本來他是想懲罰這些無辜中傷太子的人,可是邊境上戰況激烈,所有的朝政幾乎都是圍繞著戰事展開的,這個時候,實在不宜舉起屠刀,大肆清理朝臣,無奈之下,劉備只好暫緩對這些人的懲罰,想等暫時緩解後在徐徐圖之。
可是,他這一時的手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這些人動作越來越大,特別是諸葛亮被調走到荊州支援關公後,朝政沒有他的主持,漸漸滑向失控的深淵。劉備年紀大了,多年的征戰在他身上留下很多傷痕和隱患。
他天天憂心戰事、操勞政事,身體漸漸吃不消了,對政事更加懈怠了,在這種情況下,以許靖為代表的反動文臣逐漸把持了朝政,以吳懿為代表的將領逐漸控制了都城的軍權,這使他們發動政變有了必勝的把握。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已,他們還需要一個契機,他們在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終於,他們等到了那個時候。
劉備本身有高血壓、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那一天,吳莧又在他面前鬧,說讓他改立劉理為太子,而且這一次,她鬧得特別兇,使出了女人必殺技一哭二鬧三上吊,可是這個女人對付男人的絕技在劉備這裡還是不管用。
劉備那可是說出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主,一件衣服在你面前一哭二鬧三上吊你會有感覺嗎?劉備照樣無視了吳莧的哭鬧,最後被她鬧得煩了,他大發雷霆,一把摔碎了案几上的墨硯,對這吳莧破口大罵。
可是,他這種高血壓病是不宜發怒的,偏偏他在這個時候大動肝火,結果導致肝陽暴亢、氣火俱浮,氣血逆亂、風火上擾、迫血上湧、血溢於腦。好吧,其實上面說了那麼多專業術語都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爆血管”。
是的,劉備被氣得爆血管了,只見他暴怒之下,大罵了吳莧幾句,就在吳莧被嚇得瑟瑟發抖時,就突然昏僕在地,口不能言,身不能動。
這下,吳莧更害怕了,馬上傳太醫來見,太醫一番望聞問切之後,不難得出結論:陛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偏身麻木,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乾,心煩易怒,尿赤便幹,舌質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乃肝陽暴亢、風火上擾所致的中風。
診斷出來後,太醫也額頭冒汗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病,他們基本上沒什麼好的辦法治療,就算命保住了,病人也基本上是個半身不遂、說話都說不清楚的廢人。
如果換了是平民百姓,治療效果是怎麼樣那就怎麼樣,病人家屬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可是這是皇帝啊,如果治不好,掉腦袋都是有可能的。歷史上多少太醫救不活皇帝,最後要給皇帝陪葬的啊?可是害怕也得治啊,太醫用顫抖的手開了副藥方給劉備,按鎮肝熄風、滋陰潛陽的原則進行治療,主方:鎮肝熄風湯。方藥:懷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白芍、玄參、龜板、天冬、茵陳、川楝子、生麥芽、甘草。
藥方是沒錯,可是這種疾病,是腦袋裡有淤血,別說是區區一副中藥,就算是用現代化的治療手段,中西醫合璧使盡辦法,治療效果也不會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