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四十七章 九龍奪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九龍奪嫡 (2 / 2)

當然,地方上還有少量守備部隊,但是那些兵馬都是老弱病殘,平時維護一下治安還可以,真讓他們去打仗是不靠譜的。

所以,孫權的家底只剩那麼一點了,那裡還敢拿出來和劉厚死磕。孫權已經不斷下令徵召壯丁入伍,可惜,東吳的人口也就幾百萬2,組建個七十萬軍隊已經很艱難了,民間壯丁幾乎被徵召一空,短時間內實在再無辦法可想。

更何況,經過長沙大戰後,孫權已經充分認識到這支蜀軍的可怕之處,二十萬東吳精銳,又是陸遜這樣的智將領兵,都守不住這支蜀軍幾萬人的攻城。所以,現在東吳軍只能龜縮起來,對蜀軍避之唯恐不及,那裡還會主動出來偷襲。

這一日,ho

g軍終於到達荊州城下,關公、諸葛亮出城迎接。雙方見禮完畢,徑直回到府衙。劉厚的臉色固然不好看,諸葛亮和關公也一臉陰沉。

雙方會師本是件大喜事,可是,所有人都臉色凝重,氣氛緊張,其中關公不但臉紅,連眼睛也是紅色的,看來的確是發生了很不好的事情。

在府衙的正堂,各人就坐,劉厚和關公、諸葛亮寒暄了幾句後,就問道:“丞相,本宮從嶺南一路殺奔過來,山高路遠的,訊息閉塞,不知道成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路上我收到一封聖旨,說封本宮為交州牧,要本宮在嶺南待命,不得北上救援荊州。

所以,我們猜測,成都一定發生了大事,只是,我們不明白有什麼事比二叔被重兵圍困半年之久更重要。當時我們已經攻陷長沙,離荊州只有一步之遙,所以衡量得失後,我們還是繼續北上,趕來荊州和二叔、丞相匯合,本宮想等搞清楚成都到底發生什麼事後再回嶺南也不遲。

荊州和成都交通不斷,丞相在荊州應該能經常和成都聯絡,請丞相告訴我,成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厚沒有將他扣押欽差,違抗聖旨的話說出來,只是委婉地將不遵聖旨繼續北上的原因解釋了一下,將收到聖旨時間推遲到已經攻陷長沙,這樣一來,假如這道聖旨真的是劉備的意思,以後被追究責任也好輕一點。

聽到這裡,關公通紅的臉色白了一白,諸葛亮也一副愴然欲涕的樣子。諸葛亮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道:“太子殿下請節哀,亮日前收到成都來的聖旨一封,言陛下病重,禪位於皇子理,新皇已於二十日前登基。”

“什麼!”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劉厚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會這樣?”

“如今看來,情況沒那麼簡單,太子說在長沙時收到聖旨,這道聖旨輾轉南中、嶺南、桂陽再到長沙,費時甚長,那麼這道聖旨至少三個月前就已發出。如此說來,成都的變故至少在三、四個月前就已經發生。

那是亮剛離開成都沒多久後的事情。亮離開前,陛下身體硬朗,飲食正常,沒有一點生病的跡象。”

“哼!如果給某家知道是誰謀害我大哥,我誓要將其碎屍萬段。”這時候,在一邊的關公咆哮了一聲,然後淚如雨下,看他和臉色一樣紅的眼睛,看來這段時間沒少為自己的結拜兄弟流淚。

“二叔、丞相,你們的意思是說,父皇是被……”

“是的,我們猜測陛下可能是被人謀害了,現在聽你這麼一說,更是坐實了這件事,而且,顯然這件事策劃已久,可能在臣離開成都後沒多久就發生了。

陛下是不可能發聖旨讓你停留在嶺南的。亮出發前還和陛下反覆磋商過,救援荊州最大的希望就在太子您的身上。他只會發出聖旨催促你北上,斷然不會讓你在嶺南原地待命,更不可能封您為交州牧。

現在看起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這次魏吳兩國傾國來攻,本身就很蹊蹺,而兩國幾十萬大軍圍攻荊州大半年不下,更是離奇。好像是故意要引亮離開成都一樣。亮有種中了人家奸計的感覺。

但是,想想又不可能,魏吳兩國費煞心思,出動幾十萬大軍,到底為了什麼呢?難道為了給蜀國換一個太子,換一個皇帝嗎?這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

劉厚和郭攸之聽到這裡,互相看了對方一眼,交換了一下眼神,看來諸葛亮的判斷和他們之前商量出的結果大同小異。最後劉厚道:“唉,郭先生,還是將那個欽差的口供拿來給丞相看看吧。”

注1:伊拉克沒有原@子@彈,但是據說米軍在攻打伊拉克前,的確是先發動資訊戰,摧毀了伊拉克的指揮系統,使得伊拉克空有大軍,卻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注2:東漢時期,全國有幾千萬人,三國時期,全國可能只剩幾百萬人了。戰亂死了多少人可想而知。打到後面,三個國家人口都很少,軍隊規模更少。尤其是蜀國,據說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軍隊都不超過五萬人。本書為了營造弘大點的場面,做了適當的誇張,動輒出動幾十萬人馬,請各位熟知歷史的讀者不要執著于軍隊的人數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