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大部隊都被牽扯在北邊和蜀軍大打出手,實在騰不出太多人馬來對付劉厚,只能讓一位老將依城而守。希望能憑這位老將豐富的戰爭經驗拖住劉厚這支蜀軍,好為自己在北方的戰局爭取更多的時間。
孫權的想法是沒錯,如果蜀軍換了其他人領兵,換了另外一支部隊,遇到韓當這個百戰老將固守堅城,可能真要費一番手腳。
可是,孫權忘了,韓當曾在荊州吃過劉厚的虧。不說有沒有心理陰影的問題,就韓當這種以勇力為主的猛將,還是一個已經老了的猛將,在手段百出,狡詐如狐的劉厚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蜀軍長驅直入桂陽郡,到了郴縣後,馬上包圍四門。這一次,劉厚不搞什麼圍三缺一,不搞什麼圍一缺三,直接將四個城門全部圍上,顯然是想全殲城裡的吳軍。
這個時候和在嶺南時不一樣,在嶺南他堵住了南嶺古道的三個關卡,整個嶺南呈現關門打狗之勢,逃出城外的東吳人最終必然逃不脫覆滅的命運,反而因為失去堅城為依託,會死得更快。
但是在這裡不一樣,如果敵人棄城而逃,他們很容易達到儲存兵力的目的。如果他們跑回去找孫權,到時候孫權手上會集合相當恐怖數量的軍隊。所以有機會殲滅敵人一定要殲滅敵人,儘量消滅東吳的有生力量,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最終決戰時所面對的敵人數量。
劉厚也不搞什麼勸降,說什麼場面話,因為他知道,像韓當這種追隨孫氏三代的人,對孫氏的忠誠度必然是百分之百的。
對這種人勸降完全是浪費口水,估計和勸和尚買梳子、向愛斯基摩人推銷冰箱、向赤道幾內亞人推銷皮襖的難度差不多大。
蜀軍到達的第一天先紮下營盤,所有戰兵休息一天,輜重隊連夜趕造雲梯、攻城車等器械。
第二天蜀軍卯時起床,埋鍋做飯,吃飽戰飯後,辰時正式開始攻城。劉厚習慣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連攻城也不例外。他這個習慣並不符合當時的主流規矩。
古代部隊一般卯時就要集合點名了,稱為點卯,劉厚這個後代來的懶蟲硬生生將這個時間推遲了兩個小時,愣是弄到辰時才開始上班攻城。
最鬱悶的是韓當,本來他知道來犯之敵正是前年使詭計俘虜自己的西蜀太子時,正憋著一股氣,想等這個太子過來勸降或者喊話時,好好羞辱一下對方。
誰知道這個太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既沒有表示求賢若渴的勸降,也沒有開打之前那種例牌式的喊話。而是二話不說就開始全力攻城。所以,當蜀軍的槍炮聲響起來時,他竟然還沒反應過來,還不相信這是事實。
事實就是,蜀軍已經開始攻城了。蜀軍的攻城可以用雷霆萬鈞來形容。首先是十門銅炮集火,齊齊轟擊城門。
本來在蜀軍攻下番禺城後,從成都又運來了一些大炮,其中不乏口徑比劉厚現在帶出嶺南的銅炮大的炮。不過劉厚考慮到嶺南的重要性和南嶺古道三個關卡的戰略意義,毅然決定將這些炮架設在這三個關卡上。
所以,現在劉厚帶出來的依然只有十門銅炮。可是,就這十門銅炮也夠了,韓當可不是步騭,對蜀軍的攻城沒有足夠的應對經驗。他竟然沒有用土石堵死城門。
所以,在十門大炮發射了兩輪後,兩扇城門已經不見了一扇,剩下的一扇也變成了漁網狀,整座城池變成一個予取予求青樓女子,而蜀軍就是那個荷爾蒙分泌過剩的急色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