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大部分都是好訊息,整個城池快速被控制在蜀軍手上。劉厚也因應各種情況,不斷髮出新的命令,在通訊兵不斷地來回奔走中,整支部隊在他手上如臂指使。
隨著東吳殘兵被殺的殺、捉的捉、逃的逃,喧鬧的番禺城逐漸安定下來。除了派出巡邏隊在城中加強巡邏外,其他戰兵都被收攏起來,嚴令他們回到軍營裡,不得無辜外出。省得他們做出擾民、傷民的事情來。
劉厚又命人貼出安民告示,派人逐街逐巷敲鑼打鼓告知百姓,大漢朝光復領土了,大漢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請百姓安心生活。
這一戰,蜀軍共俘虜東吳兵三萬多人,殺死超過4萬,其餘逃出城外的不計其數。這下,輜重隊又可以得到大量人手補充了。之前因為抽調人員補充到藤甲軍中造成的人手不足,一下子得到了超額的補償。
包括步騭在內的番禺城大小官吏被俘十餘人,其餘的多數戰死,一小部分逃出城外。
城中大小糧倉大部分被儲存下來,只有個別小糧倉被東吳兵攻破燒掉。可以說,這樣的結果算是很不錯的了,尤其是糧倉,起初劉厚對能保住那麼多糧倉根本沒抱多大希望。
他用熱氣球灑下大量傳單,也不過是想讓鼓動城中百姓,給步騭帶來一些麻煩而已,就算是派出周雪,也沒指望她能成什麼事。沒想到的是,這兩招都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奇。
城中的糧倉幾乎全部完整地儲存下來,這可以說是他這一戰最大的收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糧就好辦事了。
他讓費禕馬上安排人手,開啟官倉,以賑那些在洪水中和這次攻城產生的災民。
雖然心憂荊州和關公,但是劉厚知道自己鞭長莫及,於是他沒有下令馬上北上,而是老老實實地在番禺城休整起來。
各支部隊戰損計程車兵需要補充;新補充進藤甲軍的兵丁訓練還很不足,需要進一步訓練;前段時間的戰事武器彈藥和各種物資都被大量消耗,需要等待補充;俘虜太多,需要慢慢消化……
諸事繁雜,也是他不得不停下來休整的原因。沒多久,成都運來了一批新的槍管和彈藥,這令劉厚的底氣足了很多。
經過連番大戰,火槍兵很多槍管都已經損壞,彈藥也被大量消耗,這批物資補充真是及時雨。從成都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將東西運到嶺南,補給線實在太長了,即使劉厚擁有幾萬人的輜重隊,有時候也不能做到及時補給。
這令劉厚生出想在嶺南建立火器工坊的念頭,不過想起現在荊州的工坊有可能落在敵國手中,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這些東西太重要,太需要保密了,還是放在自己的地盤中好,雖然運輸艱難了點,但是比起洩密,這點艱難似乎不算什麼。
隨著輜重隊一起過來的還有一些學院的畢業生,劉厚很高興,自己現在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多,人手不足問題越來越突出,有了這批幹才,自己的壓力可以減少很多。
這批畢業生中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就是趙雲的大兒子趙統。趙雲一共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趙統,一個叫趙廣,他們都在學院讀書。
趙廣還年幼,繼續留在學院讀書,而趙統已經十四歲,之前看著張苞、關興兩人跟著太子殿下東征西討早就眼紅了,但是趙雲對這兩個兒子要求很嚴格,堅決不同意他們過早出來征戰,一定要他們留在學院學習。
現在趙統已經十四歲,在古代已經不算小了,加之可能趙雲覺得自己漸漸老了,是時候讓兒子出來鍛鍊鍛鍊了,如果現在還不讓他出來,自己也照看不了他多少年了,所以就同意了他出來。
劉厚看到趙統來到軍前效命很開心,馬上任命他為親兵統領。劉厚的親兵現在有一個營的編制,五百*人。
張苞和關興都做了火槍兵的團長,各統領著一個團1500*人的兵力。趙統雖然帶的兵沒他們多,但是,他的手下裝備是全軍最精良的,兵員素質也是最好的,而且親兵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