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保安團三班倒,不分晝夜盯著官倉和城裡的各大糧倉,防止步騭派人來燒糧。他們這樣的舉動顯示步騭已經失去了城中的民心,這也是步騭那麼煩躁的主要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步騭已經感覺到自己在番禺城裡步步為艱了。那麼,這些大戶怎麼聯合起來,派出家丁盯梢各大糧倉呢?
原來,前些天王老爺藉著做壽的名義,將城中大部分大戶的家主聚齊,大家酒過三巡後就開始進行秘密會議,商議當前局勢。
一開始,有人提出步騭殘暴不仁,劉備、劉禪父子皆是有口碑的明君,應該儘早投靠蜀軍,以爭取到更多的政治資本。這個提議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可是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出現了困難。
現在各家都被步騭派人盯梢,想有什麼舉動馬上會被步騭知道,而且,蜀軍沒有封鎖四座城門,倒是東吳軍自己在城裡封鎖了城門,他們想出去和蜀軍取得聯絡、商議內外夾攻的細節也很不容易。
更何況城裡東吳軍兵力不俗,有好幾萬訓練有素的部隊,自己等人手頭上這麼點家丁想要造反簡直是痴心妄想。
商議來商議去,始終沒有想出解決這兩個難題的辦法來。後來,有人提出,勾結蜀軍,幫助他們奪下城池固然是好,現在如果立下功勞,到時候等蜀軍收服嶺南,甚至一統天下之時,自己等人就是開國的功臣,等太子登基,還有從龍之功。
但是,現在要做成這件事難度太大了,大到他們根本無法實現。既然是這樣,何不退而求其次呢?他們所求不過是能保住身家性命而已。
他們無法幫助蜀軍奪城,卻可以派人盯住各大糧倉,阻止步騭燒糧。
如果他們只是派人盯住各大糧倉,這種訴求還算合理,這種行為步騭沒有藉口也沒有理由阻止。到時候,如果步騭真的企圖燒燬糧草,盯梢的人就能提早發現,及時通知各大戶,各大戶再迅速組織起家丁去保護糧倉。
這樣做雖然不能為蜀國中立下什麼功勞,得不到很大的好處,但是,收益小了,伴隨的風險也大大減少了。
起碼不用擔心行動失敗後,被步騭清算的命運。他們這種行為不算太過分,遠沒有觸及步騭的底線,甚至可以說,理虧的是步騭,他們不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已。所以,不必擔心日後會被步騭為難。
最後,大家透過表決,同意了這個稍微溫和、安全的方案,於是,這才有了周雪看到的一幕。
城裡氣氛詭異,而城外卻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救災場面。全力救災幾天後,劉厚下令軍隊集結。他採納了費禕的意見,準備儘快攻下番禺城。
洪水剛退沒多久,東吳軍就絕望地發現,城外出現密密麻麻的蜀軍身影。更令他們沮喪的是,原來幫助他們守城的民壯,現在都不情願再為他們東吳軍賣命了。
以前民壯們在步騭鼓吹保家衛國思想,慌稱蜀軍是侵略者,是屠城惡魔的誤導下,守起城來多少還有點主觀能動性。現在氣氛完全變了,民壯都不肯再上城牆御守,甚至搬運防守物資也很懈怠。
最後,民壯們都是在步騭下令採用強制手段威逼下,才不得不上城牆協助東吳軍御守,就算上了城牆,他們也是出工不出力,時刻想著怎麼逃走,而不是全心全意幫助東吳人守城。
這就是失民心的具體表現之一,看來傳單的內容已經在這些人當中傳開了,百姓已經知道步騭是發大洪水的罪魁禍首,也知道他還是想燒掉糧食餓死全城百姓的野心家。
這種情況下,還有人肯為東吳軍賣命才怪呢,沒起來造反步騭已經要燒高香了。當然,更多的原因是攝於東吳軍在城內強大的武力,步騭又防範得緊,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敢造次。
劉厚也不跟步騭客氣,一上來就集中兵力,還是全力攻擊一個城門。這次他沒有派出雜牌軍,直接派出藤甲兵登城。在熱氣球的轟炸配合下,藤甲軍很快就登上了城牆,和東吳軍展開了肉搏。
步騭依舊用人命換空間,將東吳兵不要錢般往城牆上填。這次劉厚下了大本錢,使一隊擲彈手隱藏於登城的隊伍當中,負責將霹靂雷扔下城牆下密密麻麻的東吳兵。
東吳兵瞬間就死傷慘重,城牆下瞬間為之一空。由於被霹靂雷轟炸截斷道路,造成登上城牆的後續補充兵力不足,東吳兵的防線很快就崩潰,被蜀軍趕下了城牆。藤甲兵跟在後面節節勝利,節節前進。
接著,火槍兵也上了城牆,在城牆上居高臨下向城內的東吳兵射擊。幾輪射擊後,東吳兵終於亂了,幾乎所有人都掉過頭來拼命奔逃,他們完全不顧東吳軍軍法隊明晃晃的大刀,將這些軍法官撞到、踩踏在腳下,然後繼續潰逃。
整個攻城戰迅捷無比,東吳軍堅持不到半個小時,蜀軍就已經突入城內。火槍兵跟著藤甲兵後面,盡情地射殺射程內的一切東吳兵,就這樣,層層推進下,向著刺史府進發。
在蜀軍破城的那一刻,步騭終於絕望了,他知道蜀軍攻擊力天下無雙,但是沒想在竟然犀利如斯,這樣的一座大城,竟然不用半個小時就被攻破,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