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劉厚讓人將兀突骨抬到大籃子上,將他吊回山谷中,讓他通知藤甲軍解除武裝,接受整編。同時還吊下去幾名低階軍官,輔助兀突骨整編隊伍。
由於短時間內很難挖通通道,這樣吊來吊去也很不方便,劉厚讓人在堵住入口處的石堆上放了幾架梯子,人就可以透過梯子爬上石堆頂部,又在了石堆另一面放上梯子,人就可以下到山谷中去了。這樣一來,就搭建起一條臨時的交通通道出來。
整編藤甲兵的第一步是解除他們的武裝。進去協助兀突骨的軍官讓他們全部卸下藤甲,連同武器一起,透過那條臨時的交通通道傳遞出來。沒有了這些藤甲和武器做依仗,藤甲軍就成為一隻沒牙老虎了。
兀突骨倒也是個說到做到的人,雖然全軍上下都很不願意脫下這個能帶給他們安全感的藤甲,不過在兀突骨的彈壓下,這項工作還是很快就完成了。可能兀突骨也知道,如果他們不好好配合,自己這些人也難以逃出生天吧。
兩三萬人的武器和鎧甲要透過這幾條木梯傳遞出去還真不容易,卸甲是十幾分鐘的事,這個運輸過程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才完成,這期間連晚上也沒停止運輸。
劉厚將傳遞出來的藤甲和武器交由輜重隊收好,由他們負責統一運送,以後就這種模式了,藤甲這種大殺器不再讓作戰部隊隨身攜帶,需要用時才臨時發給他們穿上,用完後立即就脫下來,交給特定的輜重隊保管、運送。這樣可以一定程度加強對藤甲軍的控制。
還有,這些藤甲並不需要配合什麼使用技巧,它只是單純增加了防護力而已,所以,將他們配給任何部隊都是可以使用的,在劉厚的想法裡,以後這些藤甲不一定會給原先這些蠻人藤甲軍用,給自己的嫡系部隊也是不錯的。
只是這個怕火的問題卻是要想辦法解決,看來自己的研究院又有事做了。
武器和藤甲傳遞出來後,藤甲軍再也沒有什麼威脅了,在蜀軍的看管下,他們也透過那些木梯魚貫而出。由於有兀突骨的歸順,劉厚也不擔心他們反叛,所以沒有像過往對待俘虜那樣先綁縛起來。
相反,劉厚還讓人準備了吃食,給這些在山谷裡餓了一天的蠻人吃頓飽飯。至此,三萬藤甲兵被編入了劉厚的遠征軍,他的兵力增加到十一萬(減去高定部損失了兩萬剩下的),前期被藤甲軍繳獲的物資重新回到蜀軍手裡。
沒有時間停下來整編部隊了,劉厚只好下令拔營起寨,一邊行軍一邊整編。將藤甲軍打散,混編到其他部隊去,原先從成都帶來的軍事學院畢業生根本不夠用,劉厚將很多跟隨他一起去荊州的老兵提拔為低階軍官,編入這些部隊裡去,使他可以順利控制這些部隊。
高定依然做著那個可憐的開路先鋒,因為他的部隊只剩一萬多一點的人了,劉厚在整編部隊過程中,逐漸又淘汰出一部分較弱的人員出來,扔給了高定,使他的部隊漸漸又湊夠了2萬人。
出乎劉厚意料之外,一路上沒有再遇到孟獲的蠻軍,蜀軍順利地渡過了桃花水,到達了朱提郡。朱提郡竟然沒有守軍,看來孟獲主動放棄了這裡,將朱提縣城讓出來給蜀軍。
劉厚帶領大軍入主了朱提縣城,他決定在這裡停留下來,先把部隊整編好,看看情況再說。當然,牂柯郡還是要去的,哪裡還有個朱褒。劉厚派了高定獨自去對付朱褒,囑咐他可以優先選擇招降的手段。
高定見識過蜀軍的恐怖戰力,相信他不敢再反叛。同時,劉厚撒出大量斥候、探子,到處探聽孟獲和他的蠻軍訊息,這些探子當中很多都是歸降的當地蠻人,熟悉當地的情況。
高定的工作開展得很順利,他本來就和朱褒相熟,因此到了牂柯郡後很容易就見到了朱褒。高定和朱褒開誠佈公地談了一輪,朱褒得知高定在蜀軍的待遇,雖然說只能當一個部將,還是不受待見專做苦差的部將,遠沒有原來當一個獨li自you的大王舒服,但是,好歹保住一條性命。
高定詳細給他講述了蜀軍的戰鬥力和種種不可思議之處,讓朱褒明白到蜀軍真的不是他可以抵擋的。同時,高定也著重講述了雍闓悲慘的死狀,使得朱褒聽了也膽戰心驚。
加上,當時一起起事的幾個人,主犯雍闓已死,從犯高定已經投降,另一個主犯孟獲不知所蹤,無法再給他什麼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算是從犯的朱褒除了選擇投降就只有覆滅這一條路了。
但有活路,誰也不想死,尤其是朱褒這種可以被別人挑唆反叛的人物,對自己的小命更是在乎,於是,在高定的勸說下他也重新歸降了蜀漢。
而一直在朱提縣城等訊息的劉厚還沒等到朱褒歸降的好訊息,卻等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孟獲和他的蠻軍都沒有了蹤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都散開了來,遁入山林或回去他們的寨子了。這是劉厚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劉厚一直認為,這些蠻人聚在一起是最好的,自己可以聚而殲之,一戰定乾坤。如果他們他散開在廣闊的山林裡,在隱藏在十萬大山深處,自己怎麼去剿滅他們?
別說不一定能找到他們,就算找到,在叢林裡作戰,自己要損失多少人?而且這些人分佈得零零散散的,一個寨子一個寨子剿過去,一個洞一個洞地打過去,那要多少時間?十年還是幾十年?自己哪有這麼多時間耗費在這裡,中原的花花世界還等著自己去攻佔呢。
Ps.求收藏,求各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