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九章 瀘水之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瀘水之戰 (2 / 2)

劉厚剛登上岸,就看到遠處奔來的大象,心裡暗叫不好,原來孟獲將殺手鐧象兵藏到現在才用,的確起到了殺蜀軍一個措手不及的作用。

劉厚聲嘶力竭地大喊起來:“快,快起來,放槍,有霹靂雷的扔霹靂雷。馬上開槍,自由射擊,不用瞄準,自由射擊。”

一邊叫喊著,一邊跑向前線,他還一邊掏出自己別在槍套中的巨型****,對著前方的大象群連開了六槍。打空子彈後,迅速將彈巢向左擺出來,一仰手槍,六顆彈殼就叮叮叮地掉在地上,然後他又迅速從腰帶中掏出一粒粒子彈,塞到彈巢的孔中,合上彈巢,繼續射擊。

在劉厚的帶動下,一些火槍兵醒悟過來,也開始跟著射擊,尤其是從荊州回來的老兵,心理素質好得多,他們在經過開始的恐懼與混亂後,逐漸鎮定下來,也開始正常的射擊與裝彈過程。

這時候,也陸陸續續有人摘下腰間的霹靂雷投了出去,劉厚竟然看到有幾顆霹靂雷是沒有點火就投出去了,可見士兵們有多緊張。

子彈打到大象身上竟然一時打不死大象,果然是皮粗肉厚的傢伙,劉厚看到有隻大象中了自己6顆子彈竟然不倒地,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不過,火槍和霹靂雷巨大的聲響成功驚擾到了大象。大象沒有被這些火器打死,卻被這些響聲嚇得騷亂起來,有到處亂竄的,也有調頭就跑的。大象個頭雖大,性格卻很溫順,加上動物對火、巨大的聲響天生就感到恐懼,蜀軍這邊又是火槍又是霹靂雷的,將這些懦弱的巨獸嚇破了膽。

這時候有幾頭大象竄進了蜀軍當中,柱子般大的大象腿過後,血肉橫飛,幾十個蜀兵被撞或被踩踏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蠻兵們更慘,他們本來就排著密集隊形跟著象兵後面衝鋒的,現在大多數大象被嚇得調頭逃跑,於是跟在後面的蠻兵就遭了秧。

被大象龐大身軀撞飛的蠻兵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邊吐著血一邊飛出老遠。而被大象腿踩到的,無論是手腳還是身軀都會變成一灘爛泥。還有一些被髮狂的大象鼻子拱到或者捲起來扔開的,也是非死即傷。

蠻兵在大象的帶動下,也轉身亡命逃跑,好好一場突襲,頃刻間變成了大潰逃,令孟獲痛不欲生。本來,這次突襲蜀軍孟獲是用了心的,他這一招是很有名堂的,叫做半渡而擊,背水一戰。

半渡而擊是個很好的計謀或者叫戰術,在正常情況下,他這種方法很奏效。敵人渡河渡到一半時,突襲敵人,那麼敵人就進退不得,進,有強敵攻擊,退,有河流阻隔,只能死戰。

而敵人因為剛渡河,往往還沒展開隊形,還沒做好戰鬥的準備,這個時候倉促投入戰鬥,必然會很吃虧。再加上,半渡而擊重點在一個半字,即敵人只有一半人數渡過了河,還有一半正在河上或者還在對岸等著渡河。

這樣,敵人就會處於兵力劣勢,自己就可以優勢兵力先將渡河的這一半敵人消滅,再尋求機會消滅未渡過河的另一半敵人。古代戰爭中用這一招的戰例很多,光演義中就出現了三處,看來這個孟獲不簡單,是個讀過兵書的人。

至於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指的是一種狀態,一種處境,後世是指沒有退路,比喻要與敵人決一死戰。但是放在兵法上,卻是兵家大忌,一般人不會這樣做。

《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一般的將領在作戰前必然會考慮各種因素,將最壞的情況考慮進去,也會預留退路,甚至多條退路。

而在後面是河流的情況下,一旦兵敗,己方將沒有退路,雖然背靠河水斷絕退路可以激起士氣,但是將自己置於那麼兇險的局面,不是一般將領敢做的事情,敢這麼做的不是極度自信就是瘋子。

但是凡事沒有絕對,背水一戰在歷史上也不乏成功的戰例,例如韓信攻趙國時就做過,那是因為他是戰神,是極度自信甚至自負的人;項羽也做過,他不但背對著河水,還將船鑿穿,將鍋砸爛,他這招是背水一戰的升級版,叫破釜沉舟。當然,那是因為他是個瘋子,他就是一個戰爭狂人,不能以常規來理喻。

現在劉厚也面臨這樣的局面,當然,這不是他主動造成這種被動局面的。被半渡而擊是自己中計了,孟獲是故意退兵,讓蜀軍先上岸一部分人,再展開攻擊,否則在火勢差不多滅的時候,他就可以先用弓弩進行遠端攻擊,延緩蜀軍上岸過程。

而接著而來的兩千人背水一戰也是倉促間迎戰,劉厚也沒有象韓信和項羽那樣,故意將自己置於那種處境,說到底,蜀軍還是被動的,還是因為中計所致。

本來孟獲出動殺手鐧象兵,在這個時機給蜀軍雷霆一擊,這一招用的很妙,時機也把握得很好,換了任何冷兵器部隊這一次肯定就糟了。偏偏蜀軍是一支火器部隊。

這些火器的威力還不至於對皮粗肉厚的大象造成多大殺傷力,偏偏火器的副作用之一——發出巨大的聲音將大象嚇壞了,造成象群的騷亂,以至於孟獲在短時間內變勝為敗。

千算萬算,孟獲漏算了動物怕巨響這一點,如果他事先想到這一點,將大象都弄聾,那今天糟糕的就是劉厚和他的蜀軍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