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章 稱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稱帝 (1 / 2)

第四卷或躍在淵

卦曰:“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辭》說:龍也許跳進深潭,表示可以有所作為而沒有災難。

爻辭以龍躍深淵為喻,龍躍入深潭,退可藏身於千仞之下,進可升騰於雲天之外,進退有據,潛躍由心,喻指君子處境從容,故無災難。

第一章稱帝

上回說到,劉厚回到工業部,重新開始規律的生活。但是劉厚這種生活表面看起來平靜,其實一直在明裡暗裡做著下一次戰爭的準備,物資上的,兵員上的準備一刻也沒停過。

劉厚從荊州帶回來的兩萬多俘虜不敢直接編進軍隊,劉厚就將他們發配到各個採礦場,然後在這些採礦場另外招些青壯編進軍隊。短短几個月間,他就將ho

g軍擴充到1萬人的規模。

這兩萬多俘虜真是很不錯的人力資源,他們都是長期接受訓練的精壯,只要給他們吃飽飯,他們有的是力氣幹活。劉厚擴軍後,各個礦場的管事對他們的到來很歡迎。

劉厚吩咐各礦場的管事,只要他們不逃走、不鬧事,就不要虐待他們。劉厚還當面對他們承諾,只要他們幹滿五年苦工,就釋放他們,並且分給他們田畝讓他們耕種,讓他們恢復良民的身份。

當然,如果有誰肯將家眷遷過來,一心在蜀國安家,他會馬上釋放他們並分給他們足夠的良田,並且免稅三年。

時間如白馬過隙,不知不覺到了十月。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農曆的十月,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那就是曹丕篡漢稱帝。

漢末時,群雄割據,曹操挾持天子以令諸侯,致使皇權衰落。曹操歷經數十年征戰,逐步統一北方,被封為魏王,掌握了漢室的實權。

曹操對於漢室,對於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感情的,他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當然不好意思篡漢稱帝了。當眾大臣勸進他稱帝時,他曾經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意思是,他要學周文王那樣,自己不稱帝,留給自己兒子來做這件事。果然,他才死了幾個月,曹丕就導演了一出“禪讓”的好戲,將自己推上皇帝的寶座。

曹丕的權力是建立在父親曹操的基礎上的,他對漢室毫無感情,他手下的臣子也多是隻忠於曹魏,經過幾十年的清洗,朝中早已經沒有了強大的反對派,沒有哪位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

而漢獻帝更是無人可依靠,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最後的雖然悽慘但至少比較安穩的歸宿,只得和曹丕合演這場戲。

戲碼一開始是曹丕的頭號馬仔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他們講述了很多理由,說曹丕如何如何英武不凡,如何如何天命所歸,是做皇帝的最適當人選;又說漢室如何如何天命衰微,如何如何大廈將傾,天命不可違。

說到後來大臣們紛紛去漢獻帝面前吵鬧,對漢獻帝威逼利誘。漢獻帝被圈禁多年,早已成為驚弓之鳥,看著窮兇極惡的群臣,為了保住性命,只能頒佈詔命,表示自己懇求禪位與曹丕。他十分不情願地把傳國玉璽交了出來,曹丕故作推辭,漢獻帝戰戰兢兢地捧著玉璽,不知如何是好。

在“三請三讓”之後,曹丕才扭扭捏捏欲拒還迎地“答允”接受皇帝位。自古登基為皇者莫不如此,明明對那張龍椅覬覦已久,明明耍盡手段,為了那個位子不惜掀起腥風血雨,卻偏偏在臨門一腳時,故意做作,再三推辭。

偏偏群臣和漢獻帝這個最倒黴男配角還不得不配合著他演這一出虛偽的好戲。若有誰敢不按劇本來演,那就等著誅九族吧。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壇受禪,改國號為魏,改元黃初,是為魏文帝,定都洛陽。同時,他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已退位的獻帝為山陽公。至此,歷經一百九十餘年的東漢歷史正式結束,三國時代的魏朝正式建立。

除了劉厚一人,全天下人都被震驚了,劉厚是知道歷史的,知道曹丕大概在這個時間就會稱帝,所以對此事無動於衷。

蜀國這邊反應很激烈,劉備是秉承漢室正統的,現在曹丕廢了漢獻帝,滅了漢室的宗廟,怎能不令他憤怒。他發表了措辭凌厲的言辭譴責曹丕,併發誓一定要延續漢室的廟祚,一定要興兵誅除此漢賊,光復漢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