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流水線與卡尺
上回說到劉厚打完群架回到府衙,意外地發現蒲元、張仲景等後勤部隊到達了,劉厚立刻對他們佈置了任務。張仲景自然是負責組建“百姓醫院”荊州分院了,同時也要將醫學院的框架搭起來,因為只有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更多的合格的醫生,百姓醫院才有存在的基礎。
蒲元則負責建立各種加工廠,尤其是目前迫切需要的火器工廠。劉厚打算以後要立足荊州這個四戰之地,那麼必然會有連番大戰,到時候對火器的需求將是巨大的,現在不趕緊將生產工廠搭建起來,到時候就不能滿足戰爭的消耗了。
可憐這些後勤部隊,一點也不比前期趕到的作戰部隊輕鬆,他們剛到荊州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劉厚催促著開工了。劉厚真是比周扒皮還周扒皮。劉厚也是迫不得已,他有預感,大戰一觸即發,現在能多做準備就要儘量多做準備,這和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是一個道理。劉厚只能不斷提高這些後勤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水平,從物質上給他們補償了。
這一日,劉厚正在和蒲元在商討打造遊標卡尺的事宜。蒲元是冶煉和鍛造研究院的院長,他剛為諸葛亮鑄造好刀3000口,得到諸葛亮的讚揚,現在主持著多項有關冶煉和鑄造的研究,同時主管火槍、火炮的製造。
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冶煉技術提高得並不多,相應的,火槍的產量也不高。到目前為止,劉厚的部隊只裝配了約5千杆成熟的遂發槍。
這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期不斷改良,例如陸陸續續加入了膛線、瞄準具等等,這導致原來造好的槍多數被回爐重鑄。
冶煉和鍛造技術雖然提高的不多,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提高的,這使得槍管材料的強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上膛線增加了氣密性等一系列的作用,遂發槍的射程由原來的50步大幅度提高到100步,這已經基本上可以剋制一般的弓兵了。當然,黃忠、呂布等天生神力的神射手除外。這也使得前期製造的一些射程近的槍支被回爐重鑄,進一步減少了槍支的保有量。
歸根到底,原因還是生產效率太低,低得令劉厚實在難以忍受。經過了幾年的積累,自己也只有5千杆火槍,雖然基本上能做到ho
g軍人手一杆火槍,但是槍管是易耗品,打幾場仗甚至一場大仗就有可能損壞一部分,這個問題一定要儘快解決。
更何況,受限於火槍數量的不足,使得自己的火槍隊遲遲不能擴充。費禕已經提出了擴軍計劃,但是,暫時只能招收長槍兵、刀盾兵了火槍兵是不用想了,這使劉厚有點憋屈。
後世有後金建奴妄稱“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劉厚認為是狂妄之言。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火槍兵一定會是“滿萬不可敵”。
可那也要滿萬啊,現在自己手頭上才5千多火槍兵,放在這個動不動就發動幾萬甚至幾十萬人規模戰爭的年代,這5千多人簡直就是塞牙縫級別的。別說是拿著前裝膛的黑**槍,就算給他們都拿著AK去殺,幾十萬人也不知道要殺多久。
所以劉厚急需提高生產效率,以武裝更多的火槍兵。於是他推出了流水線的設想。他讓各大工坊儘量改革工藝,以前一件東西從頭到尾都是由一個工匠完成,現在按不同部件分配工種,每個工種只完成一個部件,最後再將各個部件裝配成一件成品。
例如一杆火槍,以前由一個技藝純熟的工匠從頭到尾打造,一個月也就勉強能造一杆出來,速度慢得讓劉厚恨得牙根癢癢的。可這還是技藝高超的工匠,換了一般工匠,還不知道要搞多久才能搞出來呢,而且廢品率也高得多。
但是,採用流水線作業後,一杆火槍可以分開很多個部件,如擊鐵、燧石、主彈簧、扣簧、機芯、槍管、**、瞄準具等。這些部件可以分開由不同的人來打造。甚至,同一個部件,還可以分不同工序,如槍管,可以分為鑽孔、打磨槍膛、拉膛線等工序,每個工序也可以由不同的工匠來做。
這樣一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每個工匠都可以做自己擅長的工種,速度自然會提高,而且,每天重複同一工作,也有利於熟練程度的提高。
來自後世的劉厚自然知道流水線作業的巨大威力。誰知道劉厚提出流水線作業,蒲元竟然也不覺得太驚奇。原來秦朝就有過類似的組織生產形式,這點令劉厚驚奇不已,
但是流水線作業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ji
密測量的問題。如果做出來的各個部件,不能統一尺寸的話,到時候裝配起來就很有可能有問題,所以,劉厚需要有一把高ji
密度的尺子。
現在尺子的測量精度一般只到分,也就是十分之一寸,再往下分就沒有了。劉厚將遊標卡尺的概念告訴蒲元,讓他先照著打造一把出來試試看。
遊標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遊標兩部分構成。而遊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根據分格的不同,遊標卡尺可分為十分度遊標卡尺、二十分度遊標卡尺、五十分度遊標卡尺等。
這樣的創意讓蒲元很吃驚。卡尺他並不陌生,平時經常有使用到,但是,他沒想到加個遊標,可以將測量精度提高到那麼多。當劉厚見到蒲元拿出一把漢代卡尺時也很吃驚,因為這把卡尺除了沒有遊標之外外型已經和後代的遊標卡尺很相像了。
如果他是學考古的就知道,在一些漢墓裡曾經出土過一些銅卡尺,樣子和現在的卡尺很相似,只不過仍然是刻度尺,還沒有遊標,無法做出幾十分度的測量。
有了劉厚的詳細講解,蒲元在漢代卡尺基礎上弄個遊標卡尺出來自然不是什麼問題了,這樣很快就解決了流水線生產的最大難題,火器秘密工廠荊州分廠很快就開始嘗試流水線式生產了。
不過荊州分廠並不是包括了所有工序的完整生產線。冶煉、鍛造、鑽槍管等一些核心工序還是放在成都的工業部加工,半成本再透過黃金水道長江運送過來,配合上在荊州生產的其他零部件,最後再組裝成一支完整的遂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