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十六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 (1 / 2)

第十六章一觸即發的大戰

劉厚讓第二團的人就地休息,以恢復體力。他們將作為後備隊,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喚醒他們支援緊急的防區。

由於呂蒙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在東門這段城牆,這段城牆上容納不下那麼多守軍,有第一團和原來的一個近衛營共2千士兵加上3千民壯足夠了,再多人說不定會起到反效果。

其他三個城門沒見到東吳兵出現,不過也不能排除呂蒙不會派人聲東擊西偷襲其他城門。以前劉厚手上沒有兵力是沒辦法,只能派少量士兵帶著大批民壯在其他城門守禦,現在援軍來了,他給每個城門派了一個營500人過去,應該也足夠了。

如果東吳真的玩聲東擊西之策,在東門這邊虛張聲勢,實際上卻埋伏主力攻擊其他城門,相信有這500人,500杆槍加上一些霹靂雷,肯定可以頂住一段時間,到時候再派第二團的人馬過去增援,完全來得及。

劉厚佈置好之後,心情大定,立刻詢問增援部隊有沒有帶炮來,有的話讓他們將炮馬上架設好,並且瞄準呂蒙,準備隨時轟他個稀巴爛。劉厚對於取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吳大都督的性命念念不忘。所謂的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這樣的話在三國時代有可能還屬於高深的兵法,但在劉厚的時代,那不過是常識而已。

可惜,增援部隊的回答令他再次失望了。由於急行軍,部隊拋棄了一切輜重,笨重的大炮自然是無法攜帶的。他們都由後勤部隊攜帶著龜速行走在來路上。

沒有這些大殺器,劉厚的斬首行動計劃再次流產。沒辦法,呂蒙這傢伙太滑溜,警惕性太高了,始終不靠城牆太近,還令人密切留意著城牆上的變化,顯然一有不對就會溜之大吉。

剛才使者進城後不久,劉厚閒著無聊,就琢磨過殺死呂蒙的事,結果他吩咐人抬來床弩,還沒等他叫人上弦,呂蒙就又後退了很遠一段距離,使自己離開了城頭上床弩的射程範圍,並多調派了兩組塔盾擋在自己身前。

劉厚暗罵他為膽小鬼,殊不知人家呂蒙身經百戰,對於敵方可能用超遠端武器射殺自己早有提防,又豈是劉厚這種初出茅廬的戰場小白能隨意算計的。於是,劉厚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呂蒙繼續在城下逍遙快活,自己心裡極度不爽,暗想等老子的炮到了,一定要讓你好看。

而呂蒙現在還真不怎麼逍遙。使者回來後,將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彙報給呂蒙聽。

呂蒙明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東吳的三萬兵馬果然給人圈禁起來了,雖然沒有被解除武裝,但是,果如那個世子說的那樣,這些人馬是和柴草堆、火油燒酒等易燃物混在一起的,他們面臨著隨時被燒死的危險。

另外還有一個很不好的訊息,就是城裡有一支古怪的部隊,這支部隊不是白耳精兵,但是看上去其精銳程度不輸於白耳精兵。雖然沒看過他們的戰力如何,不過想想劉備讓他們跟著自己的寶貝兒子,這些人也不會是等閒之輩。

呂蒙糾結了,他現在是進退不得,難以取捨。下令攻城吧,三萬兵馬和7員大將隨時有被燒死的危險,自己投鼠忌器,假如這些人馬真的因為自己的進攻被燒死,不但東吳的軍事力量會受到很大的損失,他還會寒了手下人的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人心這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有時候作用大到不可思議。

不下令進攻那就撤退吧?也不行,且不說面子問題,這次栽了,他反正已經丟臉丟到姥姥家了,也就不再想什麼面子問題了。問題是撤退之後怎麼辦?這些人總是要想辦法救的。怎麼救?打是不行的,就算下次帶更多兵馬來,對方有人質在手,一樣討不了好,那談判呢?看這個世子那副貪婪、奸詐的樣子,談判肯定也討不了好。說不定東吳一樣會損失慘重。

沒聽說人家要自己主公送十幾座城池做生日禮物嗎?如果是小孩子的戲言也就罷了,如果是真的……光想想都令人打冷戰,這些小子胃口太好了吧,也不怕被撐壞。

正當呂蒙攥緊拳頭、咬牙切齒在思量著下一步的行動時,劉厚已經安排好城池的各項防禦工作,他感覺到主動權轉到自己手上了,於是,他開始主動找呂蒙說話了。

“呂大嘟嘟,你考慮得怎樣啊?你派出的使者也回去了,相信你也應該知道那三萬兵馬現在是什麼狀況了。只要我一通火箭下去,相信他們就會變燒豬。那麼,你現在可以退兵了嗎?”

呂蒙一時竟然無言以對,他現在是對劉厚恨得牙根癢癢的,他出道以來,兇險的場面不知道經歷過多少,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像這次那麼被動,那麼憋屈的。戰,又戰不得,退,也退不得。

劉厚見呂蒙憋紅著臉,卻不說話的樣子,心裡暗爽,琢磨了一下,知道他現在面臨著兩難的抉擇,於是道:

“大嘟嘟,你看,你現在攻城是肯定不行的。你看到我身邊這些兵將沒有,我不怕和你說,這些是我西蜀最精銳計程車兵,全部是由我四叔趙雲趙子龍一手訓練出來的。當年白馬義從的戰力你是知道的,趙四叔就是出身白馬義從,這些兵馬經過他的訓練,精銳程度不低於當年的白馬義從。你自認你能攻破白馬義從守禦的城池嗎?”

呂蒙聞言腦海裡不禁嗡嗡作響,本來已經進退兩難了,這個時候更是亂了方寸。白馬義從的名頭他當然是清楚的,作為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他對天下有名的精兵都有一定的瞭解,對這個時期前五的強軍都下過一番心機去研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