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十二章 會面呂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會面呂蒙 (1 / 2)

第十二章會面呂蒙

這時候,有士兵過來報告,說城外的主將要求和城內的主將對話。劉厚將指揮權臨時交給郭攸之,並用大喇叭大聲對著現場士兵下令:“大漢軍全體聽命,東吳兵將如有異動者,立刻發射火箭火槍,無需再請示命令!”

當然,這句話是說給己方士兵聽的,也是說給東吳兵將聽的。東吳兵將面面相覷,不知所措。劉厚釋出這樣的命令太不負責任了,萬一那個士兵不小心走火或者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誤射一支箭,其他人也跟著射箭怎麼辦?人是有從眾心理的,看到有人射箭,絕對會有人跟著射,接著會有更多的人跟著射。這個世子根本就不把他們的生命當回事啊。

郭攸之接過指揮權,立刻喝令蜀軍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放箭、放槍,同時也喝令東吳兵將坐下,不得亂動。郭攸之是有才能的,劉厚對他辦事很放心,相信他能彈壓得下當前局面的。安排好後,劉厚帶著10個近衛沿著矮牆快步走向城牆。

當然,這些近衛不是原來在“工業部”時帶的那些女兵,現在是在戰場,他可不敢還帶著一幫鶯鶯燕燕出來顯擺,雖然這些女兵早就被訓練得像假小子,沒有女人的樣子,不過相比男人來說,戰力始終是差一點,況且帶著女人在軍營中影響也不好。

一邊走,劉厚一邊吩咐這10名近衛,上到城牆後,就各自找好最佳的狙擊位置,將火槍瞄準對方主將,只要自己一聲令下,就一齊發射,務求一舉擊殺對方主將。劉厚打的如意好算盤,心裡暗想如果是呂蒙來了,趁機將其擊殺,正所謂擒賊先擒王,主將被殺,敵軍必大亂,說不定這次的荊州之圍就此解決也不一定。

如果能將呂蒙搞定,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砍首行動,殺呂蒙相當於斷了孫權一條手臂,對東吳來說,這樣的損失是無比巨大的。如果加上城裡的三萬精兵和7位沙場老將,估計孫權會發瘋的。

三萬人馬倒好說,這個時代人命不值錢,普通的兵士損失了隨時可以再去徵兵補充,頂多花點時間去訓練而已。但是這7位將軍相信東吳是損失不起的,這次偷襲荊州,東吳幾乎是精英盡出,沒有這7位將軍,對東吳的軍隊來說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

所以,此刻劉厚的心裡暗爽,沒想到這次收穫那麼豐厚,如果連帶能將呂蒙幹掉,差不多等於將東吳的長城推到了一半了,大家說,劉厚能不開心嗎?

說話間劉厚沿著矮牆到達城牆後,從城牆上士兵放下的軟梯上爬上城牆。到了城門樓上探頭往城外一看,劉厚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只見城外一箭之地外,密密麻麻的都是東吳兵,有句話說得好: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劉厚站在這麼高的城牆上,竟然都看不到人群的盡頭,看樣子這些東吳兵有好幾萬人。

原來朱然他們在等這些人!如果這些人真的發動進攻,以荊州城裡的這點人馬,估計一、兩個時辰就能突破城牆,到時候城裡的東吳兵再來個裡應外合,吳軍就能輕鬆取下荊州城了!

這就是呂蒙打的如意算盤,也是朱然爭取2個時辰所要達到戰略的目的。當然,呂蒙怎麼都想不到,城裡竟然是這種局面,攻入城裡的三萬軍隊,被整個囫圇地控制住了,3萬人一動也不能動。如果他們想裡應外合,劉厚絕對不介意請東吳人吃一頓豐盛的烤豬肉大餐。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劉厚拿起標誌性的銅皮大喇叭大聲對著城外吼叫道。

“東吳呂蒙在此,敢問城上可是潘將軍?”只見一身穿一身玄黑色的魚鱗甲,頭戴銅色兜鍪的將軍大聲回應道。這個將軍卻不是如劉厚想象中的那樣騎著高頭大馬在哪裡耀武揚威,反而是站到地上,當然,他的旁邊也有一匹栗色的高頭大馬,而且馬頭已經調過來了,馬頭朝向東吳軍陣方向,馬屁股朝向荊州城。劉厚估計這匹馬是為了方便呂蒙見勢不妙時逃跑用的。

當兩個士兵將兩個差不多一人高的塔盾頓在地上,將呂蒙遮蔽的嚴嚴實實,只露出個頭時,劉厚這才明白為什麼呂蒙好好的有馬不騎,反而下馬後再和自己對話了。

很明顯,這個呂蒙也是個怕死的人,估計是擔心城裡有那種可以射出很遠距離箭支的神箭手或床弩這樣射程超遠的神兵利器,擔心自己被別人“砍首”行動,造成東吳軍隊大亂,所以他才做出這樣的安排。以兩面塔盾組成的烏龜殼保障自己的安全,另外,呂蒙的兩側還各一隊刀盾手,他們隨時準備著保護呂蒙撤退或為其擋箭擋刀。

劉厚也很鬱悶,影視作品害死人啊,電視裡那些主將,不是一般在攻城前,都喜歡騎著高頭大馬,在城下單獨前出到陣前,情緒激昂地講些場面話的嗎?怎麼這個呂蒙那麼怕死,搞出個這樣的陣仗出來,真是比自己還烏龜流啊。這種情況下,自己的火槍手還真的很難有機會狙殺呂蒙。

呂蒙領兵多年,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當然知道怎麼防止自己在陣前被射殺,如果這種低階錯誤都犯,怎麼可能成為統領東吳三軍的大都督?更何況,他自己就是個用陰謀詭計的高手,自然也要防著別人使陰的了。

由於離得遠,劉厚對其相貌看得不是很清楚,只是隱隱覺得此人留著飄逸的長鬚,長得很英武。不過這個時候劉厚也無暇理會這些細節,他心裡既有四分緊張、又有六分好奇。

緊張的是東吳這個時期數一數二的牛人果然來了,自己會不會是他對手呢?好奇自然是來自後世的劉厚對所有的歷史名人都有幾分好奇感。

“在下劉禪,沒想到是子明(呂蒙的字)兄當面,小子這廂有禮了。”兩國相交,必要的禮數還是要講的,尤其是這個呂蒙身為東吳大都督,身份不低,所以劉厚對這個呂蒙還算客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