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君子終日乾乾
卷首語:
卦曰:“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君子不僅要整天自強不息,勤奮謹慎;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象有危險發生一樣,才能免除災禍,順利發展。
劉厚終於長成少年,開始走上熱血沸騰的戰場。劉厚這一階段奔忙於各個戰場上,非常忙碌,非常操心,但是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礪。
第一章驚聞關公危局
轉眼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厚終於到了12歲,虛歲14了,有著優良遺傳基因的劉厚,加上一向重視鍛鍊和營養,身高竟然已經長到6尺9寸(約158cm)。
蜀地之人平均身高比中原地區的人稍矮,這個年代又逢戰亂,很多人在年幼時都營養不良,所以平均身高不算高。12歲的劉厚若是站在一群蜀地的成年人中去,竟也不算矮了。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例如曹操兵敗,退出漢中;例如劉備在得到漢中後,群臣勸其稱帝,他堅決不肯,最後在半推半就下稱了個漢中王。
於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在沔陽築一個方圓九里的祭壇,準備進位為漢中王。
這一天各處插滿旌旗儀仗,一派喜氣洋洋的樣子。文武官員分兩列排列,由許靖和法正請劉備劉玄德登上祭壇,受了冠冕、璽綬,面南而坐,文武官員跪拜朝賀劉備為漢中王。
於是,劉禪順理成章被立為王世子;許靖被封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大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魏延為漢中太守。其餘官員皆各有封賞,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
至於曹操怎麼因為聽聞劉備稱王后氣得不輕,又怎樣使計遣人到東吳,準備聯絡東吳共同圖謀荊州這裡也略過了。
單說劉厚,七月長途跋涉跑去參加劉備的加冕典禮後,又回到成都郊外的“工業部”開始平淡而繁忙的生活。
他一邊埋怨劉備浪費他那麼多寶貴的時間在這種無謂的儀式上,暗罵他不會“廣積糧,緩稱王”的韜光養晦之策,一邊埋頭繼續整理戰備,發展科技,偶爾和關興、張苞、關銀屏幾個同齡的小子或假小子打打架切磋武藝,日子過得倒也其樂融融。
這幾個人同樣拜趙雲為師,年齡相仿,和劉厚的武功水平差不多,不過劉厚勝在有成年人的靈魂,頭腦活絡得多,相應的,招式也就靈活多變得多,所以在切磋武藝時常常能佔到便宜,將關興、張苞兩個小子攆得滿院子跑。
至於和關銀瓶切磋時,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了,兩個人打起來是動作輕柔、眉來眼去、情意綿綿。頗得“郎情妾意拳”、“姦夫**劍”的真髓。
而本來最愛武事的張星彩被劉厚成功地扭曲了人格,扼殺了天性,現在整天跟著左慈做各種各樣的研究。雖然也時不時出來打個套路鍛鍊鍛鍊身體,不過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一門心思都撲在學習左慈的“仙法”中去。
這一天,劉厚正和馬均探討皮帶傳動的技術問題,忽聞華佗求見。原來華佗是來告辭的,原因竟然是關公受了箭傷,箭上有毒,遍請名醫創口都無法癒合,因此遣人快馬來請外科第一聖手華佗。
劉厚聞言,激靈靈打了個寒戰,他馬上想起了一個典故:“刮骨療毒”!(雖然我覺得地球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故事,但是上次有個讀者竟然問我阿斗是誰,好吧,我還是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典故,知道這個典故的請直接跳過,以後出現類似情況請同樣處理。)
話說,關羽中了曹軍的毒箭,遍請名醫都無法治好,後來華佗過來了要幫他治療。關羽一邊喝酒下棋一邊伸出臂膀讓華佗切開刮骨療毒。如此疼痛難忍,如此血腥場面,關羽竟然能談笑自如。
《三國演義》中的這個刮骨療毒的故事,是一個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故事,“刮骨療毒”後世也用來比喻意志堅強的人。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難考究,就算是真的,醫生也不可能是華佗,因為真實歷史上,這個時候華佗已經死了。
令劉厚怵然而驚的是,“刮骨療毒”的故事正是發生在關公北上攻伐曹操的襄樊地區期間。這個時候離關公敗走麥城和呂蒙陰謀奪取荊州已經不遠了。
怎麼回事?之前自己安排了那麼多情報渠道,竟然都沒法及時收到關公出兵的訊息。時間緊迫!劉厚倏忽地站了起來,大喊一聲:“來人!”(貌似看古裝劇中,總覺得這句話很那個……為什麼每次喊這個的時候總會有人跳出來。)
果然,馬上有下人出現在劉厚面前,聽候吩咐。劉厚先是打發了華佗,囑咐他快馬兼程趕過去給關公治療,並讓他帶話給關公,要他不要心急,自己會親自帶兵幫他守住荊州,讓他靜待援兵。
華佗對他要傳的話感到莫名其妙,荊州?荊州現在還好好的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誰也料不到荊州會丟,就算連諸葛亮這樣的智者,也看不出來,東吳對荊州虎視眈眈,志在必得,以至於對荊州掉以輕心,最後被呂蒙白衣渡江,輕鬆謀取了荊州。
但是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世子吩咐的事情,華佗還是牢牢記在心裡,一絲不苟地去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