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五章 研究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研究院 (1 / 2)

第五章研究院

目前設有的研究機構有:造紙研究院、印刷研究院、紡織研究院、**研究院、火器研究院、機械研究院、農業研究院、造船研究院、日用化工研究院、飛行研究院等。

“研究院”自然是劉厚起的名字。他希望能建成後世那種大規模的研究院,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目前各大研究院大多數只有小貓兩三隻,最少的只掛了個牌在窩棚門口,其實裡面一個研究人員也沒有。

劉厚只是想先把架構搭建起來,有個奮鬥目標,以後再慢慢去完善。

造紙術、印刷術、**、肥皂(日用化工)這幾樣東西目前技術都已經成熟,可以開展大規模生產了。不過劉厚依然設立相應的研究院,希望他們能不斷髮明新的技術,新的產品。

這幾個研究院也是研究人員最多的,畢竟懂這些技術的工匠現在已經有不少了。劉厚讓葛玄選出其中技術精、頭腦靈活,關鍵是有創新精神的人充任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這幾間研究院的院長都是由葛玄兼任。

紡織研究院目前主要任務是研製新式的紡織機。劉厚可太記得當年英國工業革命時,新式紡織機的發明所起到的作用了。衣食住行,衣可是排在前一位的,要想解決這個老百姓首要關注的問題,就要革新紡織技術,就要有新式紡織機。

目前紡織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只有兩位懂的製造傳統紡織機的木匠擔任。蒲元兼任院長。劉厚讓左慈給他們大概說了一下新式紡織機的一些概念,可惜他自己也不是學這個出身的,只是知道紡織機大概是怎麼樣的,具體結構一無所知,只能靠他們慢慢摸索了。

農業研究院主要任務是研究雜交水稻。提高產量和抗蟲抗倒伏的性狀。這個劉厚比紡織機知道得稍微多了一點點。當年看到袁隆平事蹟時,還百度過雜交水稻的原理,中學生物課也學過孟德斯鳩的遺傳學理論。

於是他一股腦將這些理論倒給左慈,讓他去傳授給一些精於農事的人。研究人員主要是幾個老農,意外的是董允作為關心農事的文官,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於是劉厚讓他做了院長。

**研究院與火器研究院都是由左慈任院長。劉厚並不滿足黑**,後世那些無煙**、***什麼的才是他的終極目標。左慈收了幾個有文化的人作研究人員。

而火器研究院主要是研發火槍、火炮和火箭等。主要是由一些鐵匠中的佼佼者擔任研究員。

機械研究院、造船研究院、飛行研究院和紡織研究院一樣都是蒲元兼任院長。

其中機械研究院,劉厚給的任務很多,有水力輪機、新式水車、車床、軸承、新式馬車等等,隨著劉厚想起什麼隨時加進去什麼。這裡集中了大量的木匠和鐵匠。

造船學院和飛行學院目前還只是個空殼,除了蒲元這位院長外,就只有一塊牌匾,沒有一個研究員。

原因很簡單,沒有相關的人才。造船是東吳的強項,蜀地卻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飛行更不用說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劉厚說出來之後,根本沒人相信,連宗教界資深人士左慈都認為那只是神仙手段,只存在傳說中。哪裡能找到擅長製造飛行道具的“人才”?

後來得劉厚解釋大家才明白,劉厚要做的不過是“孔明燈”的放大加強版。話說諸葛亮為了傳遞軍情發明了孔明燈,這個大家都知道,畢竟作為劉備集團的工匠,有些工匠還親自參與了孔明燈的製作,對此熟悉得很。

劉厚說要做個超級大的孔明燈,就可以載著人飛上天了。大家都給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不過也不得不認為,原理上是可行的。孔明燈能搭載一定重量的東西升上天,那如果做一個足夠大的這種東西,搭載更重的東西上天是理所當然的。

要做一個那麼大的“孔明燈”,還要有足夠的強度,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劉厚能想到的就是用鐵絲扎一個球形的架子,以皮革覆蓋表面,皮革的接縫處再覆蓋一層皮,儘量令它不漏氣。

劉厚讓左慈找劉備下令收集轄區所有的皮匠,甚至到魏國和東吳高薪聘請皮匠。起初劉備聽說左慈要造可以帶人飛上天的東西時,也覺得他是胡鬧,不過當左慈將“孔明燈”展示出來時,諸葛亮立刻恍然大悟,這還是哥的原創啊!左慈你竟然抄襲哥的發明!不過對於左慈要建造一個堪比宮殿那麼大的“孔明燈”,諸葛亮還是挺佩服他的氣魄的。

他當然很熟悉自己發明的東西,他也意識到,這個東西足夠大的話的確是可以載人飛上天的。同時還意識到,這個東西在軍事上的偉大意義。諸葛亮當時就激動得全身發抖,馬上建議劉備全力配合製造這東西。

來投靠的流民很多,勞動力問題是解決了,但是人才、尤其是高階人才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了。劉厚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除了各個領域的技術人員,還有管理人員。這些都不是從流民中能得到的。雖然,流民中也有一些人才,但畢竟不多,對劉厚來說杯水車薪。

於是劉厚派出大量人手,全天下蒐羅人才。劉厚蒐羅人才是有針對性的,他憑著印象中,對三國這段歷史的一些著名人才進行針對性的部署。

在洛陽的某處宅院,到處散落著各種木製的零件。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淹沒在這些零件當中。只見他不時組裝一些零部件,有時候又拿去刀、鑿、錘、鋸等工具對這些零件加工起來。

一個十七、八歲的學徒模樣年輕人大步走進這間屋子,遞上一張拜帖,說:“師傅,有客人求見。”

“不見,不見,沒見我忙著嗎?別打擾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