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六章 馬均、華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馬均、華佗 (2 / 2)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一處簡陋的醫舍,一白髮白鬚老者正在給人看病。這名老者正是神醫華佗,字元化。(史書多載華佗死於建安13年(公元208年),由於情節需要,在作者的安排下,他又活過來了)。

病人是一位極漂亮的姑娘,已經過了結婚的年齡,可是仍沒有嫁人,因為長期以來,她的右膝長了個瘡,不斷往外流濃水。華佗看過後,對她父親說:“派人騎馬,牽著一條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來後,趁狗身子正熱時截下狗的右腳,拄在瘡口上。”

病人父親依言而為,果然在狗腳拄在瘡口沒多久後,有一條紅色的小蛇從瘡口中出來,進到狗的腳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圍觀眾人大奇,病人父女倆則千恩萬謝。圍觀人群中,有一位文士打扮的人正在冷眼旁觀著,他在這裡已經觀看了華佗治病老半天了,卻一直沒說話。

等到眾人散盡後,這位文士終於上前向華佗施禮。

“這位先生可是家裡有人患有隱疾,想請小老兒過府一看?”華佗撫著鬍子樂呵呵地說道。

他早就注意到杵在這裡老半天的文士了,象文士這種人他見得多了,肯定是家人有病,四處求醫無果,聽聞自己的大名,又怕自己名不副實,所以先在一邊觀察觀察自己是不是真有本事,確定自己的本事後才來請自己去看病。

“非也,非也,學生非是想請神醫去看病也。”文士對華佗拱手道。這個文士當然是劉厚派來誘拐華佗的人了。

“神醫之名實不敢當。既不是看病,那你所謂何事?”華佗感到有些意外。

“我家主人對醫術也略有研究,他研究出一種可以讓傷口不化膿的方法。我家主人素來仰慕華神醫,知道神醫乃外科聖手,故特來請華神醫過去指點一二,以期能將這種方法完善,將來可以造福更多人。”

“什麼?令傷口不化膿?你莫不是開玩笑吧?”

古代沒有抗生素、沒有消毒藥水、沒有無菌概念,很多金瘡藥雖然也有抗菌的作用,畢竟不能百分百保證傷口不感染。所以在古代,傷口會化膿幾乎是一種常識。

近代最出名的金瘡藥應該算是雲南白藥了吧,抗戰時,很多將士都是用它來治療槍傷的。據說用上雲南白藥後,過段時間,子彈會隨著膿液流出來,槍傷就會癒合。

也就是說,即使用上雲南白藥,也不能代替外科的清創、消毒手術,傷口還是會化膿的。因此,在古代,傷口一般都要經歷發炎——化膿——結痂——癒合的過程。

所以,即使如神醫華佗,也認為化膿是理所當然的事。根本不相信文士所說。

“來人,給華神醫看看。”文士招呼屋外一下人打扮的年輕人入內。

那年輕人孔武有力,蹬蹬蹬的走路帶風,舉手投足之間有軍旅之風,看樣子是在軍中待過的。華佗也不覺得奇怪,生逢亂世,各大軍閥到處抓壯丁,象這樣年紀的年輕人,沒有從過軍的反而不多見。

只見那個年輕人走到華佗跟前,一把掀開衣服,露出一身虯結的肌肉和胸前一條兩尺來長的傷疤。

這條傷疤長長的,象一條蜈蚣,中間是一條整齊的深色線,估計就是傷口處,這條深色線兩旁均勻分佈著兩排小點,像極了蜈蚣的兩排腿,華佗對這個也不陌生,應該是縫線留下的痕跡。

傷口過大時,很難自己長好,需要對合好後,用線把它縫起來,這種手段華佗也是會的。當年給關公刮骨療毒就用過這種用絲線縫合傷口的手段。不過即使是華佗,也無法將傷口處理得那麼規整。

華佗伸手撫摸著這條傷口,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傷口狹長,應該是被刀砍傷的,看情況傷口很深,傷疤淺而窄,不像是有化膿潰爛的跡象。此人處理傷口的手法相當高明,我不如也,我不如也。”

華佗喃喃自語起來,文士和那個年輕人也不打擾他,良久,華佗才舒了一口氣,回過神來。他先文士拱拱手,道:“敢問先生,治療此傷的是哪位高手,還請先生為我引見一二,佗有很多疑問,想向他請教。”

文士嘴邊露出一絲耐人尋味的微笑。“那請神醫收拾行裝,跟我走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