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賽季的西決,主防杜蘭特的就是王超,並且王超的防守效果相當不錯,雖然沒能完全防死杜蘭特,卻也成功的略微遏制住了其進攻效率與投籃命中率。
時隔一年王超再次主防杜蘭特,後者馬上就察覺出了差別,他變得更難纏了!
本來杜蘭特在面對王超時的優勢相比其他小前鋒就小一些,畢竟王超身高2米06,跟真實身高2米11的杜蘭特差距在小前鋒中屬於比較小了,至少跟絕大多數2米出頭的前鋒強得多。
靜態天賦方面,王超本身就是聯盟頂尖水準,而現在動態天賦也透過後天的訓練努力達到了頂級,某種意義上,王超是聯盟目前最適合防守杜蘭特這種身高臂長擅長中遠距離投籃的球員。
被王超針對防守的杜蘭特,連續四次進攻出手僅命中一球,表現的極不適應,而火箭隊則抓出這一波機會,又打出一個12:2的進攻波,第二節比賽沒過半,兩隊分差便已經直奔20分上去,一如前兩輪比賽的小牛和掘金。
雷霆隊連叫兩個暫停試圖穩住局面,可球隊一旦開始潰敗,便完全止不住。
杜蘭特被王超防的心態有些爆炸,後半節比賽的進攻跟威斯布魯克一樣,已經是拿著球就要去找王超單挑,不管比賽輸贏也必須在你頭上得分的態度了。
王超自然樂得如此,他可沒有跟杜蘭特一決高下的心思,因為現在的他已經是聯盟最頂級的巨星,站在所有球員之上,杜蘭特對他而言只是一個挑戰者的身份而已,想要挑戰我當然可以,但先贏下比賽再說吧。
第二節比賽,杜蘭特單節13投5中,罰球6中5,單節得到15分4籃板,雷霆隊第二節全隊得到26分,而火箭隊這邊則又得到33分高分。
半場比賽結束,兩隊比分67:48,火箭隊帶著19分的比分優勢進入到下半場。
來到下半場第三節比賽,雷霆隊害怕的那個魔鬼,大姚他又來了。
整個第二節比賽,大姚只出場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而且並沒有像第一節比賽中那樣頻頻持球進攻,目的就是節省體力到第三節比賽一波帶走對手。
而當養精蓄銳體力充沛的大姚重新開始在籃下展現殺傷力時,雷霆隊已然完全扛不住火箭隊的狂轟濫炸。
三節比賽過半,兩隊分差已經直奔三十分鐘上去,雷霆隊這邊只有杜蘭特一個人還在徒勞的不停進攻得分試圖挽回頹勢。
王超,大姚等主力球員在最後的第四節比賽連一分鐘都沒有上場,即便不甘失敗的雷霆隊沒有換下主力陣容,他們也依然先一步派上了替補陣容,只是將倫納德和巴特勒兩名年輕的主力球員繼續留在場上磨鍊比賽經驗。
然後讓雷霆隊全隊都感到絕望的事情發生了。
當火箭隊第四節比賽一開始派上小托馬斯,巴特勒,倫納德,錢德勒.帕森斯以及懷特塞德的平均年齡僅為23歲的年輕陣容時,雷霆隊的主力陣容居然在3分鐘裡,僅僅只追上了4分。
這套年輕的陣容防守存在很大問題,錢德勒.帕森斯雖然有著內線球員的身高,但並不具備內線球員的噸位,嚴格意義上只能打小前鋒的外線位置。
懷特塞德經過這一個賽季的鍛鍊,倒是有些進步,但進步卻很有限,因為王超直到賽季中期才透過請客送禮物等各種方式,將與懷特塞德的關係提升到了60以上,使其可以享受到陪練藥水的加成效果。
王超也算是服了,或許是因為懷特塞德在聯盟已經打了兩個賽季,並且兩個賽季累計只獲得了19場出場機會,嚐盡了人間冷暖的緣故,關係值提升非常緩慢,這也導致現在的懷特塞德並不是兩年後的懷神,只能作為一個替補的藍領中鋒,在垃圾時間登場,無論是籃板球還是防守都還非常稚嫩。
至於以賽亞.托馬斯就更不用說了,身高1米75的他就算防守多麼努力在賽場上都是防守黑洞一般的存在,更何況他在防守端壓根都不投入太多的精力。
這三名替補球員登場後,火箭隊的防守效率便直線下降,無論是杜蘭特還是威斯布魯克甚至是伊巴卡在進攻端都能予以予求。
可即便這樣,雷霆還是沒辦法輕易追上分差,因為他們防不住火箭隊的進攻。
這套火箭隊陣容主要的進攻戰術是圍繞小托馬斯進行擋拆突破,懷特塞德幫助小托馬斯擋拆,後者持球突破進攻籃下製造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