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把能帶的全部帶來,對方也沒說不讓帶。
虧了!
林躍無奈的笑了笑,但是這件小事並不足以難道他,雖然沒有放大鏡,但是他有堪比放大鏡的異能透視眼。
施展異能的時候可以透視,不施展異能的時候依舊可以看清楚很細微的東西。第二件瓷器他就是依靠著絕佳的眼力才發現了那個很淺的現代軲轆車的痕跡,這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發生。
林躍絲毫不遲疑,眼睛湊向豆的表面。
果然能看到!
林躍心中一陣興奮,他這次嘗試並沒有抱太大希望,能看到就是運氣,不能看到就用異能。
氣泡清晰的出現在了林躍的眼前。
上面的整齊劃一,就像排兵佈陣一樣,說不出的整齊。
假的!
林躍收回視線,心中已經有了判斷,此時他多少有些慶幸。
如果不是異能將視力提高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這次很可能就被這件瓷器絆住了。
不知道外面的人有沒有帶放大鏡,出去後要提醒章輝明一聲。雖然是比試,但是他並不想章輝明輸,這場比試輸的只能有兩個人,李潛舟和他師父陳飛!
離開第五件瓷器,林躍向著第六件瓷器走去。
林躍看著眼前的第六件瓷器,是一件青花纏枝蓮雙耳香爐。
香爐的形狀很簡單,底下雙足,上面有雙耳,很明顯的明朝瓷器的特徵,表面是用淡藍色的材料繪製的纏枝蓮紋,很簡單,但是卻勾勒出了一副富有美感的畫面。
胎體發白,釉色晶瑩透亮,但卻有一種呆板的感覺,雖然香爐圓滑,但是乍看之下卻有一種稜角分明的堅硬感,讓人很不舒服。
林躍拿起香爐,仔細的把完了一下,發現香爐的腹部有明顯的接痕,這是明朝瓷器的特徵,這樣的接痕隨著技術的提高到清朝就已經看不到了。當然不排除作假的可能。
器型是明朝官窯的器型,一旦是官窯那就會留款識。
想到這,林躍立刻向著香爐下面的三足之間的空隙看去,果然有款識。
篆體青花款。
明泰昌元年造。
看到“泰昌”二字,林躍明顯的一愣。
這個地方怎麼出現了明景泰年間的官窯瓷?
隨即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又是一件假的!
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明泰昌皇帝在位立號僅三十天就病死了,然後就改元了。那一個月時即便有瓷器,也不一定就署泰昌年款。而且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泰昌年間的官窯有款的瓷器,要是真的發現了他還不轟動全國啊,景德鎮怎麼可能有泰昌時期的瓷器,這瓷器八成是1937年至38年時的仿品,那段時期可是仿品的爆發期,那個年代什麼都敢仿,不僅仿名窯的瓷器,連那些稀有年號也不放過,他們也不想想那些稀有年號有瓷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