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翡翠王> 第十六章 怎麼會這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怎麼會這樣? (2 / 2)

林躍將視線全部從釉中收回,瞳孔微散,視線分散開來。

很快,林躍就將整個視線全部融入到釉色中,不僅沒有透視透瓷器,反而完美讓瓷包圍了視線。

之後,林躍慢慢品味著瓷器給人的。

瓷裡面有瓷石的成分,雖然高溫下產生了一定的化學反應,到那時總體感覺是不會變的。

古井不波狀態下人的感覺是無比發達的,很快林躍就感覺到了瓷器的粘稠度。

這個粘稠度……

林躍眉頭忍不住皺起眉頭來,剛感受到瓷瓶的粘稠度,一個對應的朝代就從林躍腦海中呈現出來。

南宋理宗趙昀!

這怎麼可能?

怎麼可能是南宋的,這個瓷瓶不是假的嗎?

林躍眉頭緊皺。

難道自己記錯了?

不可能啊!

林躍清楚地記得各朝各代瓷器的粘稠度,而且南宋的瓷石的粘稠度明顯的比現代的淡很多,差異性很大。如果自己真的記錯的話,現代的粘稠度遠比現在感覺到的要濃很多,那種濃度是林躍昨天林躍第一次感覺到的濃度,自然是記得無比的清楚。

這兩者差異很大,絕對不會是同種時期的。

不是現代,又是新仿?

林躍心中深深的疑惑了,為了更好的確認一下剛才的感覺,他再次慢慢的體會著那種粘稠度。

沒錯,是南宋理宗趙昀的時期的瓷石表現出的粘稠度。

怎麼會這樣?

林躍收回視線,古井不波的狀態也隨即消失了。

這件瓷器明明是樣品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屬於南宋。

難道瓷器在高溫下與其他石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了瓷石的粘稠度變化了?

林躍隨即想到了一種可能,心中越想越覺得可能,這個可能太具有說服力了。如果真的發生了變化那對林躍來說無異於一個極壞的訊息。因為那個化學反應誰也不知道會產生什麼變化。

古代燒製瓷器各種配料的比例都很嚴密,這一點對林躍是有力的,最不利的是古代人掌握不了對溫度的精確控制,只能掌控一個大概。一件瓷器燒製的溫度1100度和1200度或許看起來沒什麼多大的卻別,但是裡面的變化可能就是不一樣的。

一個窯口一次燒製的瓷器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和下一次或上一次的燒製的大體無差別,但裡面可能產生細小的差別。再加上不同的溫度下燒製,不同的人燒製……即使同一時期的瓷器也可能在粘稠度上給人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林躍越想越覺得頭大,本以為發現了異能鑑定瓷器的突破口,沒想到這個突破口幾乎就相當於沒有,甚至有可能擾亂他的正常判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