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上千平米的房間,四名面都是牆壁,中間沒有應該有的棺木而是一面數米高的石碑,漆黑的碑面寫著鎏金的大字,在火光的照耀下散發著懾人心脾的陰森光芒。
吳道子一閃出現在碑前,仔細的打量著,只見碑文上寫著:
“吾奉大帝之命,擇地興建此墓,藏天機與蒼穹,建地宮於水簾,留機緣是後人,改天命留真言,知天道有迴圈,練武途無頭尾,上攬九天之月,下屠群生眾魔,不可自絕域外,須懂天門必關,武道不可再進,是為蒼生有幸。幸乎!悲乎!”
吳道子唸完一遍又一遍,反覆咀嚼著其中的用意,渾然忘我與物外。
幸好大家都被這石碑和壁畫所吸引,停止了打鬥,王嶽見此情景也知道這裡又是一處疑墓,不在急於求成,也靜靜的欣賞起那些壁畫來。
地洞的上空是一個不規則的圓形,牆壁經過了嚴格的人工修剪,光滑而又平整,一直到底部形成八個面,每面牆壁就是一個壁畫,整整八個。
第一面是一個白髮老人面對蒼穹,一個身披甲冑的人面對著他,壁畫上只有他們的背影看不到臉龐,只靠著猜測,這應該就是這墓的主人北蒼大帝了,而那甲冑人應該就是修墓人。
第二面是甲冑人接受皇命,帶著一群黑衣人離開皇宮。
這一次甲冑人轉過了面龐,一臉的英氣,王嶽一看就大叫“風四海!”
吳道子意外的轉頭看了他一眼,鄙視的神情一閃而過,“沒想到吧!這墓可是風四海所建,好一個風四海,好一個暗衛首領。在暗衛時殺的我們血流成河,不在暗衛了,建一個狗屁陵墓依然讓我們血流成河,哼!”
王嶽面色有些意外,也有些猙獰,風四海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暗衛和他們內務府可謂是最忠誠大帝的兩條狗,一明一暗,只不過風四海是北蒼的,而他是北峰的。當初聽聞風四海和北峰大帝達成約定,允許他脫離朝廷,得以善終。本來還只是有些嫉妒,有些羨慕,哪像他們這些閹人永遠都只能老死在宮裡,如今卻是赤裸裸的妒忌了,什麼約定,根本就是障眼法,他居然在自己眼皮底下繼續受著大帝的恩寵。
不論王嶽內心何等的不平衡,吳道子等人可不會等他,繼續看向第三幅壁畫。
從這裡開始直到第六幅,都是甲冑人既風四海指揮人修建陵墓的畫面,北蒼大帝出現過幾次,每次都是在視察。手機端&n.\B\iq\u\g\\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由於沒有記錄時間,大家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帝王陵寢按祖制是在其在位時就開始就修建的,北蒼大帝的陵寢雖然修建的較晚,但其在位時也已經開始動工了,一直到北峰大帝手中才算是最終完工。因此,所有人也只是猜測,風四海其實在北蒼大帝在位之時就已經開始偷偷修建陵寢了。
只有王嶽心中清楚,只怕北蒼大帝真的是假死託生,暗中主持自己陵寢的修建,風四海與北峰大帝的約定也才說得通。
第七幅卻是畫面一改,風四海脫去甲冑,遣散工匠,掩埋陵寢的墓道,轉身離去,背後的景色卻是恢宏的宮殿。
王嶽一眼就看出正是北辰帝都的皇宮,皇宮裡以雕刻的手法畫著一個小小的人,雖然看不真切卻讓人極度的認為那就是北峰大帝。
這幅畫的內容居然是風四海遣散暗衛部眾,隱姓埋名的內容,與江湖傳聞出奇的一致,只是這因由居然隱藏的如此之深。
如果風四海能夠倖免於難是因為這陵墓的問題,那其他地方的造墓人是否依然健在,這風四海又是否知曉北蒼大帝的下落呢?
懷著滿心的希望,大家看向最後一副壁畫,這裡只有一個身影。孤老略顯寂寞的背影照在日光下是那麼的落寞,讓人感動,誰都能想到北蒼大帝得窺上界卻不得不隱匿起來,心中該是隱藏著何種的痛苦和悲涼。
在他的面前是一座不高也不矮的山,照在日光下徐徐生輝,淡淡日暈發出毫光,就像是從光明未來照進現實的道路。
吳道子細細的看著這幅壁畫,那座山始終有些熟悉的樣子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不過他不在乎,這次專門下墓他們早有準備,一揮手身後的幾個人就掏出紙墨開始記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