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廟外,人群越聚越多,漸漸的由冷清熱鬧起來,由小商小販的吆喝變成了趕廟會的鄉民們的竊竊私語,即使刻意的壓抑了其中的音量,依然蓋過了商販的吆喝,將觀音廟變成了熱鬧的場所。
風易山吃喝完畢,觀音廟還沒有開門,但聽這些鄉民說也就是這一陣就會開門了。
戴上路上順手摸來的斗笠,略微遮擋住臉龐,周圍的鄉民不少是這樣的打扮,旁人也只當他也是一個鄉民而已。
不多時,一隊衙役提著風火棍跑來,喝令了鄉民,整治了商販,一陣雞飛狗跳後,開啟了一條通往觀音廟門口的路。
終於能夠看到門口,風易山才發現那觀音廟門口站著六個僧人,擋在關閉的大門前,將想要進廟的鄉民攔在外邊。
那隊衙役帶隊之人與為首的僧侶交談一番後,僧侶們才去開門了。
風易山一拍身邊的中年人,“老兄,那兩位誰啊!為什麼不直接開門,要等衙役來?”
中年人還帶著他的妻子,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此時拿著一籃子貢品,跟在中年人的身後,見風易山問話,禮貌的笑笑,輕易不予別人搭話,很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小老弟,你是哪裡的村民,第一次來觀音廟嗎?”
“是啊!我最近才搬到城外討生活,家裡不容易,想著有什麼法子能夠掙點錢咯!”
“那你可來對地方了。我跟你說,這觀音廟求子最靈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凡是家裡無兒無女的都會來這裡拜上一拜,每逢這廟會的時候這人可多了去了。”中年人倒挺善於言談,風易山和他搭話,他張口就來。
風易山不解道“那香火好和衙役們有什麼關係,廟裡的僧侶主持一下不久好了。”
“那是你不知道,七八年前,也是一次三月廟會,人湧的比現在都多,就是因為人多,發生了踩踏事件,死了不少人吶!那以後,衙門規定凡是廟會都要派衙役出來維持秩序,廟裡的僧侶也是等他們到了才開門。就是這一次派出的人多了些,往日都沒這一半多。其實啊!這樣也好,往常這時候剛過春節,好多三隻手出來活動,我就聽過不少人丟了錢袋子吶!哎,小兄弟你可要看好你的錢袋子吶。”
“哦,哦,您放心,我沒多少錢,偷我這種窮酸樣的人幹什麼。”
“那倒是,不過也不能放鬆警惕,那些人,三兩個銅板也不放過。”
中年人嘮叨中,隊伍開始移動起來,那些衙役開啟的路成為了人們出廟的通道,只不過現在都是進廟,沒有人出廟罷了。
跟隨著隊伍進廟,不寬的大門上一塊額匾,現場人雖多,但是挺有秩序,算不上混亂,這讓風易山著急不已,只能先探查清楚,待會兒人少後在偷偷盜取了。
隊伍慢慢的挪動著,風易山越來越靠近觀音廟,那些衙役不時掃視的眼光,在他感覺來就和發現了他一樣。
煎熬中,那觀音廟終於到了身前,不需要探查,那觀音廟大門的牌匾離著門頭還有好幾公分,從下邊抬頭就能看到背後,要是有什麼東西藏在裡面,早就有人發現了。
沮喪的風易山跟著進廟上香的鄉民進了觀音廟,這個觀音廟一共兩進院子。
大門後是一個小廣場,兩個大香爐擺放在大殿兩邊,左右各是兩間偏殿,裡面供奉著菩薩的幾位護法,也有一個小香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