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的策略是打草驚蛇。
問話只是為了激怒對方,當事人事後的反應和說了什麼才是他最關心的。
聽了柴仁跟妻子的對話,趙林覺得此人應該不是兇手。
當然,也不排除他心機深沉,在自己髮妻面前也絲毫不露破綻。
不過暫時調查重點不應該放在他身上。
“既然不是老大,那就查查老二。”
柴啟洪的二兒子叫柴義,從小性情頑劣,好勇鬥狠,長大以後在武館學過三年武,是力境一重的修為。
二十二歲時在街上與人發生口角,失手把人打成殘疾,柴啟洪為此賠了一大筆錢,柴義也進監獄蹲了三年。
柴義在牢裡結識了水龍幫的人,出獄後便加入該幫會,成了幫裡的一名打手。
柴義性情暴躁,又練過武,以常人的眼光來看,他的嫌疑最大。
孫璋也是這麼想的,把他抓進牢裡關了三天,嚴刑拷打。
但柴義死活不招,堅稱父親不是自己殺的。
孫璋找不到其它證據,只好把他放了。
田大榜給趙林的紙條上,柴義的住址有兩個。
除了他和正妻的住處,還有一個是他包養的外室。
趙林讓梁松和何慶全到柴義家附近蹲守,自己則帶著陶二愣在他外室家的街面監視。
在破案方面,他最大的依仗是過人的聽力。
那麼在問話的時候,最好有嫌疑人的親人摯友在場。
只有這樣,等他們走了以後,被激怒或者嚇住的嫌疑人才能對親友吐露心聲。
如果只有嫌疑人一個人,除非他有自言自語的習慣,否則趙林什麼也聽不到。
趙林在街邊等了一個多小時,上午十點半左右,一個頗有幾分姿色的女子從房子裡出來,往菜市場方向走去。
過了一會兒,女子手裡拎著菜,還有一條五花肉回來。
“中午吃肉?這是有客人要來。”
趙林精神一振,從女子的神情動作看,柴義中午八成要過來。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