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可能真的放下?
秦文不是感性的人,但絕對是很容易感動的人。若有人罵了他,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忘記;一丁點的小恩惠,他絕對會記在心中,哪怕償還後都會銘記。
那晚上的事,深情告白,動心擁吻,並不是小恩小惠,而是他封閉十八年的心,被那個女孩子強勢撬開,印象太深刻,他難以做到忘懷。
書房中太過安靜,秦文發出野獸般的低聲咆哮,“李靜”。
這份感情,來得突然,去得太快,只給他留下遍體鱗傷,這個少年躲在書房中,孤獨的舔舐傷口。
直到夜幕降臨,父母在樓下呼喚,讓秦文下來吃晚飯,秦文才振作精神,帶著笑意,走到樓下去。
晚飯很簡單,是水煮麵,帶著三兩片肉片,還有一個煎蛋,調料齊全,三家人吃得很盡興。
晚飯後,秦文回到電腦桌前,開啟網站,輸入經引之後的內容,‘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頓時彈出新的頁面,下面是無數選項。
有養生博主發表的文章,講解修生養性,如何‘把握陰陽’。
其中,最讓秦文矚目的,便是說這段話出自《黃帝內經》,乃是素問篇中的上古天真論。
頓時,秦文來了興趣,搜尋上古天真論。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秦文看著下方的翻譯,頓時心神釋然。
不足三十字,字句短小,朗朗上口,可其中蘊含的道理,若是在過去來看,必然只能當做神話來看。
而現在,秦文接觸修行,甚至初步有了‘上古’的概念,這意思就有點震撼了。
這句話是說:在古時候,有著名為黃帝的人,生而不凡,幼時就很聰明,能與人交談,成年之後能展現出種種神通。
“至於這個上古,究竟是什麼時候?先秦,還是先秦之前?”
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秦文翻動頁面,細細讀著黃帝同天師的問話。
並沒有急著往下閱讀,秦文用自己的經歷,來分析這句話的內涵。
“上古之人,能活過百歲,而且動作不衰,宛若壯年?現在的人,從半百開始,就動作衰敗?”
這是黃帝在昔年問詢天師,以解決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