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永夜軍領就對兄弟港給予了高度重視,在與長老議會簽訂協議的當天,便有無數商船,帶領大量建築師和建築材料南下。
為首的自然是永夜軍領御用建築師費迪南德。
永夜軍領現在自凡是稍微上檔次的建築策劃,總少不了他的影子。
不過他也不再像當初建設雙子城時那樣,事事都需要自己親自丈量。
這些年來,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也有半個團了,更別說是徒弟帶徒弟的徒子徒孫們了。
在永夜軍領大量的基建工程培養下,很多都已經出師。
現在費迪南德屬於不折不扣的總策劃師,只負責把控住方向和一些比較關鍵的點,剩下的交給他的那些徒子徒孫負責便可以了。
層層分片設計,然後再在他這裡匯總調整,最終定稿。
所以出圖紙的速度非常快,這邊才剛剛選好址,另一邊僅用兩週的時間就能夠拿出定稿圖紙,然後直接破土動工。
兄弟港的建設主力是鱷族人不假,不過他們多數是壯勞動力,幹一些粗重笨活,俗稱的小工。
真正幹精細活的大工,還得是永夜軍領的附屬工兵兵團,別看他們中間很多人歲數不大,但是至少擁有五年以上基建工作的老把式。
採取的同樣也是分工包片的模式,幾名附屬工兵團的工兵,帶領十幾名到幾十名不等的鱷族人,組成一個工隊,在一個工點進行施工。
除了少數特殊建築材料是從永夜軍領運來的,後期建設所需要的磚石,都是就地取材,當場燒製。
對此永夜軍領也是輕車熟路,因為他們在永夜軍領也是這麼做的。
哪怕是擁有雅各布江和朵瑙河的便利,大規模運輸建築材料,那也是不合算的,只要工地的規模超過一定程度,永夜軍領必然就近開闢磚廠,燒製磚石,實在沒條件,方才考慮調運。
要是換成雅各布江複流之前,兄弟港的建設條件應該是最糟糕的那一種,四處氾濫的江水,想要找塊硬土都難。
現在,堪稱絕佳。
這裡的水位已經基本穩定,就算再降,也沒有大降了。
原本的直道口,在絕望怒江巔峰時期,瘋狂水流的衝擊下,是一個長寬十幾公里的大豁口,水位降下來之後,這裡變成了兩河交匯的湖泊。
兄弟港便選擇建在了這裡,這個湖泊就是天然容納港,就算是將永夜軍領現有戰船全部塞進去,都塞不滿。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兄弟港被分成了三部分。
至少在總設計圖紙上,他應該屬於三部分的,呈半邊十字形,一部分在朵瑙江西岸,一部分在朵瑙河東岸,然後被巴涑河一分為二。
不過現在只完成了一部分,朵瑙河與巴涑河夾角的東南部那一塊。
兄弟港開建的時候,金斯利家族已經在絕望沼澤取得了部分主動權,朵瑙河西岸那一部分,自然不在優先考慮範圍。
先建東南部這一塊,能夠直接扼住朵瑙河與巴涑河的咽喉,現在則變成了永夜軍領與鱷族人防備康芒斯家族的最後防線。
大量來自永夜軍領的戰船、人力物力,正在這裡集結。
鱷族人主要有生力量,也在往這個方向集結。
甚至有一些聽到訊息的鱷族人,拖家帶口的,駕著小船往這裡跑。
絕望沼澤東岸即將變成主戰場,到時候只怕沒有一處安生的地方,這些鱷族人本能躲避戰爭。
這也是永夜軍領與長老議會協調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