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三年的孕育,自己給予厚望的親生骨肉就要來到這個世界上了,在這種關鍵時刻,動了胎氣,讓孩子有點閃失,自己才悔恨終生呢。
既然蘇菲麗雅用這種方式,表示自己不再參與蘭斯洛特王室的任何爭端,肖恩自然不可能削尖了腦袋往渾水裡面鑽。
這種根本掰扯不清楚、又無利可圖的事情,當然是要躲躲遠,就躲多遠。
反正就是本著一個原則。
日常該有的禮節和往來,半點都不會少,但是肖恩本人決計不會出現在王都瓦萊絲塔。
只要不動自己盤裡的蛋糕,永夜軍領是絕對中立。
無論勞瑞國王,還是聖喬治教皇,於公於私,短時間內都不會觸永夜軍領的黴頭,他們也怕真將蘇菲麗雅公主招惹回來。
他們在這個時候發動,看準的也是蘇菲麗雅公主臨產期將近,不方便出面。
勞瑞國王的這番舉動,雖然將蘭斯洛特王室搞的烏煙瘴氣,但是他們接下來的一連串舉動,證明這並非單純無腦行為,而是一連串的組合拳。
勞瑞國王皈依教廷不久,便與曼育軍領大公帕特萊姆舉行了秘密會晤,隨即帕特萊姆便向勞瑞國王宣誓效忠,出任勞瑞王子的情報大臣。
這個訊息引起的震盪,絲毫不下於勞瑞國王的皈依。
拜倫聯盟看似一體,實際上,八大大公家族分治的格局已經傳承三百年。
這種模式已經深入人心。
現在卻被兩個年輕人,徹底打破。
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聖以太教廷,是聖喬治教皇。
無論勞瑞國王,還是帕特萊姆大公都是他的教子。
而帕特萊姆大公僅僅是一個開始,同年卡爾特軍領的巴克大公,也向勞瑞國王宣誓效忠,並出任王室首相。
次年花語高原的布萊恩家族克里斯丁大公也向勞瑞國王宣誓效忠,並出任財政大臣。
僅僅兩年時間,拜倫聯盟的格局就出現了翻天覆地變化,四大公爵家族徹底聯合起來。
若是深入分析聯合背後的原因便會發現,聖以太教廷只是一個誘因,永夜軍領在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永夜軍領勾連公主封地的需求,帕特萊姆大公閣下,僅憑自己的實力,永遠不可能降俘安吉貝娜,讓曼育軍領恢復完整,更別說是發展壯大。
若是不想辦法擺脫現狀,有朝一日,在永夜軍領的扶持下,安吉貝娜反過頭去吞併了帕特萊姆,成為曼育軍領的女大公也說不定。
當聖喬治牽頭,自然與想擴大自己影響力的勞瑞國王一拍即合。
大公家族的百年傳承,帕特萊姆根本就不在乎,若是自己連大公都當不成了,談什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