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數以十萬計的黑火藥桶的狂轟濫炸和數以百萬計的利箭攢射下。
奧丁獸人的數量好似都沒有明顯減少,每次進攻都是密密麻麻,以一種飽和姿態。
雖說斷脈防線後面的兵工廠正在全力生產,將黑火藥桶源源不斷的運上來,但是相對於漫長的戰線,每天扔出的數以千計的黑火藥桶,那是杯水車薪。
最後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以前的那種血戰。
用石頭砸,用兵器砍,必要時刻,甚至連牙齒都用上。
當處於生死邊緣的時候,人類與野獸並沒有太大區別。
最先陷入苦戰的,既不是斷口血堡,也不是那些小堡壘小要塞,而是類似於虎口堡這種不大不小的。
這種要塞堡壘,相比起那些小型堡壘和要塞,通常地理優勢沒有那麼明顯,便於一定奧丁獸人攻城部隊展開。
而物資儲備上,又比不上斷口血堡。
進攻猛烈,消耗量大,自然更容易耗空。
一旦黑火藥桶和箭支耗空,這裡便會受到奧丁獸人的重點進攻。
量上很難再有變化,畢竟這個是受限於地形的。
變化的是質上,由原先的牧民炮灰與精銳士兵摻雜,全部變成了身經百戰的精銳。
這些人的戰鬥經驗極為豐富,身材又通常比拜倫人高壯,再加上天生具有的類術法。
一旦讓他們攀上了城頭,沒有三兩名士兵聯手,很難將他們從城頭上面趕下來,更別說是殺死他們。
至於騎士與大騎士,在這種超大型會戰中,起到的作用被嚴重削弱,數量是他們最大劣勢。
整場戰爭還是以新兵和扈從騎士為主。
很快便出現了一些要塞數度易手的情況。
奧丁獸人前腳剛將其奪下來,後腳斷口血堡便會組織預備役和精銳,將其重新奪回來。
不過這些城堡和要塞即便是重新奪回來,受創多數比較嚴重。
奧丁獸人奪取要塞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修復,而是大肆破壞和拆除。
一旦被對方重新奪回,方便他們下一次攻城。
所以,哪座城堡淪陷過一次,它的防守難度將會大幅度提升,將會出現反覆易手。
有的時候,出於全盤考慮,此段防線主帥,甚至不得不下令棄守,將扯下來的兵力,調到周邊的要塞中,加強防禦。
奧丁獸人即便是掌握了數座要塞,意義通常也不會特別大。
這些要塞一旦棄守,便意味著斷脈防線會調集一支騎兵在附近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