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在有朵瑙平原這個更好的發展方向的情況下,永夜軍領怎麼可能棄易就難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永夜軍領在朵瑙平原的新勢力計劃,將會進入第三個階段——人員回流。
那個時候回來,不分安迪斯人、鱷族人、肯塔納野蠻人,他們將會有一個共通稱呼——永夜人。
不管他們曾經是半耕半獵、半耕半漁、半遊半獵,到了這裡他們的生活將會變成最典型的農耕生活。
對這種生活打造,永夜軍領已經相當拿手。
根據當地有利地形,提前規劃好道路。
然後再合適的位置,建設好相應的村鎮。
那些前來開荒的永夜人,拎包入住便可以了。
至於耕種工具、牛羊、家禽、種子等一系列的生活物資,領地會為他們準備的面面俱到,比他們自己想的還要周全。
這種手法優缺點明顯。
缺點是,大頭費用都在永夜軍領這一邊。
這不僅是免費鋪設道路,同時還在免費幫助村民建設房屋宿舍。
這種房屋宿舍雖然沒有辦法與普通居民住宅媲美,多數會採用那種易於防守和多住人的大型寨堡,想要舒適、美觀的房屋,還需要憑藉自己雙手打拼,以後自己慢慢建造。
即便是這樣,縱觀整個阿沙恩大陸,敢這麼做的領地,除了永夜軍領一家,別無分號。
這已經不是對財政要求高的問題了,而是非常高。
永夜軍領也就是在獨吞大部分對外貿易份額、軍火生意紅紅火火的情況下才敢這麼做。
至於能持續多久,誰也沒辦法評估。
永夜軍領崛起帶動的商業貿易,絕不僅僅是刺激永夜軍領的領民那麼簡單。
就連拜倫聯盟的商業貿易也被帶動了起來,原本處於萌芽期間的資本主義就跟上了催生的肥料一樣,茁壯成長。
這是大環境所決定的,拜倫聯盟保持眼前這種格局多年未變,那些勳爵貴族除了在內部打生打死,已經失去了擴張方向,但是他們對財富的貪婪是永沒有止境的。
永夜軍領現在為他們推開了一扇全新大門,自然大喜過望,一個個在後面推波助瀾,也想透過商貿的方式獲取更多財富。
他們多年積累的財富和擁有的勢力,讓他們成為最天然資本家,雖然他們這種資本家是屬於封建領主變異來的變異體,並不純粹。
他們貿然踏足商場,究竟是賺錢還是送錢,真的很難說。
但是人們永遠不會去看那些失敗者,而是去看那些成功者們。
只有有和他們相同的人,從中收斂到了大量財富,後面便有無數人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