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
“我認為……”
相比起戰士職業體系和戰技體系,這些元帥和將軍們在這個領章上面,總算是找到存在感了,根據這麼多年的統帥和管理經驗,各抒己見,討論完善這套領章理念。
對於這種理念,有不少元帥將軍意見相左,爭的面紅耳赤。
這種相左,指的是針對領章中的一些條款,而不是全盤否定領章。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一眼就看出這種領章對他們掌管軍隊的幫助,同時也幫助軍隊建立更強大的向心力。
這種制度必須積極擁護。
這一推敲和修改,就用了整整一個周,這裡指現實時間。
意識空間中,足足有數月了,可見他們對這件事情,究竟有多慎重。
最大的好處就是,每一名元帥將軍,都是領章建立的參與者,裡面融入了他們的心血和意見,不光吃的更透,不需要花費多餘精力去學習,同時也更擁護,到了自己的部隊中,不僅不會節外生枝,而是積極推行。
這就是肖恩沒有像戰士職業體系和戰技體系那樣,直接拿出成品的原因。
因為他拿出來的東西再完美,那也屬於他個人的,經過大家之手一起制定的,則是大家的,哪怕其中存在著一些瑕疵也不要緊,以後可以慢慢改進,沒有什麼事情是能一步到位的,尤其是領章這種全新制度也一樣,只要不沒事全盤推翻或者自相矛盾便可以了。
擁護度上存在的差異,是人性劣根,無法避免,但是可以合理利用,將其轉變成有利的東西。
這一手肖恩已經玩轉的很溜。
經過反覆推敲修改的領章,與肖恩自己拿出來的那一套,有了不小的變化,很多東西被剔除,變得更純粹也更容易被接受和認同,與騎士誓言相似度更高,但是那種最純粹的守護和奉獻理念並沒有變。
一開始的時候,有人建議將領章制度與軍功體系融合到一起,不過這樣一來,就顯的太過功利,與這套理念自身並不相符。
最後退而求其次,將其與全新的戰技體系掛鉤了。
現在不是需要篩選人前往北方要塞學習戰技嗎?
但是同一個集團軍和軍團中,誰先誰後?
要是搞不好,可以是容易產生矛盾的!
現在就有了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方法——學習領章。
誰學習的速度最快,誰最先透過了考試,並且拿到了優秀分數,自然就有優先選擇權。
接下來的數月,事實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