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永夜軍領的原創不能舉步不前,而是以更快速的速度往前狂奔,始終將他們甩在身後。
所以,金斯利家族的第一筆戰爭賠償金(一千五百萬王室金幣),有一半直接進了永夜軍領各大研究部門的口袋。
現在永夜軍領究竟有多少研究部門,沒有人能數得清楚。
它們就像不停生長的藤蔓,一個課題解決了,有可能會延伸出兩個新課題,這兩個新課題還沒有解決,又會冒出另三個課題。
偏偏這些課題還不能置之不理,現在沒用,不代表以後沒用。
這些基礎課題,是破解更高難題的根基,只有打好根基,永夜軍領的各方面,包括黑科技,才有井噴可能。
研究方面,現在最讓肖恩頭疼的,並不是經費問題,就算沒有戰爭賠償金的注入,永夜軍領也沒缺了這一塊的財政調撥。
永夜軍領的官方商貿收入,除了一部分投入工廠擴大生產外,還會抽掉一部分成立研究專項資金,支援領地攀科技樹的。
前者是意外之喜,後者才是細水長流。
這點戰略眼光,別說是肖恩,稍微有點見識的將軍都會有的。
限制永夜軍領研究事業蓬勃發展,是人才。
更準確的說,永夜軍領的研究人才就從來沒有夠用過,每一次都是矬子裡拔將軍,現培養現使用。
為此,肖恩在永夜軍領還是永夜軍團,財政極其不寬裕的時候,就在領地中推行各種基礎教育,為未來的發展做人才儲備。
這麼做在永夜軍領內部不是沒有引發爭議,尤其是那些非少年軍出身的人,對知識就是力量這一點,並沒有生出太深感覺。
總覺的在那些普通領民的孩童身上投入這麼多人力財力,是一種很不明智的事情。
有這個閒錢,還不如投入軍隊建設中呢。
不過那個時候,他們多數加入永夜軍領不久,手中掌握的話語權不大,都在小心翼翼的做人,並沒有出聲。
多年以後,他們不由的為自己當年沒有出聲而慶幸。
事實再一次證明,肖恩擁有常人沒有辦法想象的先見之明,他選擇的每一條道路,都是正確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是正確的。
很多當前看起來,無比荒謬或者吃力不討好的政策,經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發酵,會永夜軍領收穫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利益。
外人只看到了永夜軍領的兵強馬壯,將他們的崛起歸結為氣運。
恰巧碰到了曼育軍領奴隸角鬥士起義爆發,讓其擁有了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雅各布江的複流,讓他們的商品流出了大山,為他們掠奪了大量財富。
並且間接影響絕望沼澤,讓他們擁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但他們就沒有想想。
曼育軍領奴隸角鬥士起義是在什麼情況下爆發的?
要不是被永夜軍領坑了一下,曼育軍領秩序本身就陷入了混亂狀態,奴隸角鬥士起義能不能坐大,還是個問題。
雅各布江的複流也不是天地之威,而是人的偉力造成的結果。
要是安迪斯山脈中崛起的並不是永夜軍領,而是城寨聯盟,還會有雅各布江的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