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對附屬工兵兵團的數量需求有點大,不得不將正在雙子城大搞建設的第四附屬工兵兵團調了上來。
而第四主戰兵團的防線前移,在巴士底廢墟上駐守。
永夜軍團這兩年中雖然沒有成立第二個軍團,不代表自身不發展,它現在屬於典型的加強軍團。
不光成立了第四主戰兵團,所有的兵團都屬於加強團加強校,只是衛級以下沒有太大變化就是了。
少的兵團增加一個加強校,多的甚至增加了兩三個加強校,一個兵團都快獨立成軍了。
等到這次戰爭結束,永夜軍團一分為二,成立第二支軍團,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兵團雖然臨時受命,但是狂飆突進的速度,比起東線只快不慢。
永夜軍團雖然沒有佔領雅各布古河道兩邊的群山,但是在其與城寨聯盟的蠶食下,兩側大山中的青壯山民,舉家、舉村、舉寨的遷往雅各布古河道的,比比皆是。
留守在這裡的,要麼是那些孤寡老人,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動彈,要麼就是極為偏遠,訊息閉塞的小山村、小城寨,多數以家庭為單位。
大多數是空村空寨,甚至有一些士兵就是從這裡搬遷出去的,對周邊情況瞭若指掌,由他們帶路,不費吹灰之力。
很多百人衛一路下來,基本上沒有動一刀沒放一箭,直到進入三洞盟的固有地盤之後,雙方才拔刀相向,打得相當艱難,因為三洞盟的抵抗相當堅決,不僅是統治階層,包括底下的那些三洞盟山民。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永夜軍團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
在永夜軍團眼中,城寨聯盟就是不折不扣的笑話,不僅他們稀鬆平常的管理水平,還因為他們玩笑的一樣的組成方式。
但是不代表城寨聯盟內部沒有任何凝聚力,作為老牌勢力的三洞盟和四水城的凝聚力,就超乎想象,尤其是三洞盟。
獨特的地理優勢,讓他們始終是安迪斯大山中的一片淨土,加上班希伯來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統治者,政治手腕相當厲害——若是不厲害,也不可能將三洞整合到一起,成為三洞之主。
這些年來,三洞盟一直,對內輕徭薄賦,對外發展侵略,殘酷壓榨的模式,時間一長,自然養成了三洞盟人高人一等的感覺,與之相對的,則是超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超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某些時候能夠創造奇蹟,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卻又沒辦法改變最終的結果。
堅固城寨、萬眾一心計程車氣,確實能夠抵擋住永夜軍團百人衛的鋒芒。
但是當數個百人衛串聯起來,組成軍校,後續附屬工兵兵團跟上來,投石車、自走弩車架起來的時候,他們的防禦又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在數量眾多的攻城器械的狂轟濫炸之下,即便是堅固無比的磚石城池,也很難抗的住,更何況以土木結構為主的城寨,到最後他們唯一能夠依持的是自身天險。
對於這種城寨,永夜軍團也有自己的辦法。
並不是拿命去填,硬生生的攻下來。
誰若是用這種沒有腦子的戰術,下次軍官會議中,絕對會被當成反面教材,點名批評。
他們根據城寨大小,丟不同數量的附屬工兵兵團在那裡,修建防禦營地,將他們堵死在城寨中,用不了多長時間,將會攻防易手,或者不戰而降。
因為有天險的城寨,多數意味著道路比較唯一,而且崎嶇難行,一旦被掐斷水源,就容易變成絕地,到時候情況就發生根本逆轉了。
想要攻打永夜軍團附屬工兵兵團的軍事營地,需要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就算打下來,通常得到的也是一片廢墟,然後絕望的發現,對方已經在不遠處起了另一片防禦營地。
誰也不知道,這個營地攻下來之後,對方會不會起另一片防禦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