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國二十四年,所頒佈的一份**陸軍伙食標準規定
日常訓練時期,士兵每人每天能領到大米22兩,又或者是麵粉26兩;另有鮮肉、罐頭肉4兩,乾菜和鹹菜各二兩,食鹽四錢、醬油三錢。
如若戰爭時期,為舒緩士兵緊張的神經,每日增加供應燒酒二兩,白糖一兩。
哪怕在民國時期的一斤是十六兩,以上每日供應的食物標準,還是完全能滿足日常的能量消耗。
可惜標準僅僅是標準,在漫長的抗戰中,這樣的標準從未真正地兌現;很多時候弟兄們是餓著肚子,在和小鬼子拼命。
臨死之前,想做個飽死鬼都不行。
……節選自胡彪日記合集《胡說》……
早上六點四十左右,胡彪、周坤等一行五人正蹲成了一排,手裡端著一個大碗,齊齊‘呼哧、呼哧’地大口喝著稀飯了。
許是飯菜中沒有油水,體力消耗卻相當驚人的原因。
才穿越過來不過一個多禮拜的時間,這五個現代位面穿越來的倒黴蛋,飯量翻了一倍都不止。
就算如此,經常吃完後不到兩小時,肚子又有些餓了。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馮耀祖這個連長居然沒有板著臉,笑吟吟地徑直從五人身邊走過,走到了正抽著旱菸的周有才面前。
對著老班長說道“周班長,我看這幾天訓練弟兄們都辛苦了。
所以託了一些關係,從後勤那邊弄了一點豬肉和白麵,上午就會有人送過來;你看著做點什麼,也讓弟兄們中午好好吃上一頓打個牙祭。”
面對著這個要求,老班長那是張口就來
“毛麻大(沒問題),額到時候給娃娃們做一頓油潑面和肉夾饃;到時候配上大蒜,那味道美滴狠~”
因為特務連臨時駐地的條件非常有限,所謂的廚房就是一個窩棚,自然不可能有專門的食堂。
平時吃飯的時候,基本是一人端著一個大碗,蹲在了廚房附近吃喝。
所以連長和老班長兩人的對話,就落在了特務連所有人的耳朵裡。
話說!不經歷過長時間肚子裡沒有一點油水的人,是沒有辦法理解身體在對油脂、蛋白質等驅使下,那一種似乎來自細胞的渴望。
特務連的眾人,一聽到今天晚上居然能打上一次牙祭,一個個頓時就大聲地歡呼起來。
讓這樣一個清晨,充滿了說不出的歡樂氣氛。
許是看到了平日裡不苟言笑的馮大少爺,今天心情出奇良好的原因,周坤吞下了一口因為想到大肥肉而泛起的口水,心中忽然就多了一個想法。
沒錯!馮大少爺,就是如今特務連眾人私底下,對於馮耀祖這個連長私底下的稱號。
在最近的兩三天的時間,已經讓大家透過種種渠道,打聽清楚了自家這位馮連長的更多情況。